初中语文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至若春和                     ②沙鸥翔集              
③吾谁与归                       ④此乐何极              
异二者之为                     ⑥天下之忧而忧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画两处)
予 尝 求 古 仁 人 之 心
“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两种“乐”有 何不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不能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虞,黄金横带而驰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之所。及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选自《战国策•田单将攻狄》)

【注释】①田单:战国时齐国临淄人。②狄:在今山东高青东南。③鲁仲子:齐国高士。④夜邑:在今山东掖县。⑤淄:水名。⑥虞:通“娱”,娱乐。⑦黄金横带:腰系黄金的带钩。⑧矢石:箭和垒石,是守城的武器。⑨援桴(fú):拿鼓槌。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B.行拂乱其所为(拂:扰乱)

C.田单乃惧(惧:害怕)

D.先生志之矣(志:记,记住)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将军攻狄,不能下也。

(3)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之所

(4)【甲】【乙】两文都表明一个共同的道理,无论是治国还是战争,享受安乐往往会有导致失败的危险。两文中都体现这一道理的句子分别是:【甲】  ;【乙】  。(请分别用文中原句回答)

来源: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面四句话的语气轻重程度,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的表演显得做作,我决定不投他的票
②他的表演那么做作,我能投他的票?
③我不是不愿投他的票,只是觉得他的表演有些做作
④我不是不愿投他的票,只是觉得他的表演不太自然

A.①句语气最重,③句最委婉 B.②句语气最重,③句最委婉
C.①句语气最重,④句最委婉 D.②句语气最重,④句最委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 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 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值:适逢。②郡:这里指城。③一:整个。④独止:一个人留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尊君在

②不忍

③友人 巨伯曰

④子可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3)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划分节奏,限划4处。

(4)请给【甲】【乙】两文各拟一个标题。

(5)【甲】【乙】两文都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甲】文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陈太丘之友   的性格;

【乙】文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荀巨伯   的性格。

来源:2016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乙】夫君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 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①广才:增长才干。②淫慢:放纵懈怠。③险躁:轻薄浮躁。④意:意志。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后值倾覆: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静以修身:   

④悲守穷庐: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

①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4)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诸葛亮脍炙人口的名篇。甲文集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忠心可鉴;乙文则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待殷切。

B.甲文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刚柔相济,富有音韵美;乙文则以骈句为主,句式对称,整齐和谐,富有韵律美。

C.甲文内容丰富,情深辞切,追述先帝的知遇之恩,启发后主励精图治;乙文是一封语言质朴的家书,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

D.甲文可以看出作者心忧汉室,劝后主广开言路,纳谏治国;乙文体现作者情操高洁,教育儿子修身养性,淡泊明志。

(5)乙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赏析"驰"和"去"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6)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几乎是神的化身。你了解的诸葛亮还具有哪些可贵品质?他的这些品质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任写两点谈启示)

来源:2018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即公大兄无∕奕女。 D.丁壮者∕引弦而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荆之地/方千里

D.先生之/年长矣

来源:2017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舜发 畎亩之中

每假借 藏书之家

B.百里奚举于

愿为 鞍马

C.必先苦 心志

喜洋洋者矣

D.征于

天山共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用"/"画两处)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各题。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    

②险躁则不能   

③年与时   

④非学无以 广   

(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意 日去/呼尔而

B.非志无 成学/可 为师矣

C. 君子之行/ 专诸之刺王僚也

D.淫慢 不能励精/人 无法家拂士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宁静/无以/致远

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C.险躁/则/不能/治性

D.非学/无以/广才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5)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

(6)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诫子书》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

来源:2021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坚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始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惩/山北之塞

B.

且焉/置土石

C.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汝心

固国不以山溪

B. 妻献疑曰

真无马邪

C.跳往助

友人惭,下车引

D.何 而不平

必先 其心志

(3)下列有关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山的高大,可见愚公移山任务艰巨。

B.

文中愚公妻子提出疑问与智叟笑着劝阻,表明二人对愚公移山均不赞同。

C.

文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愚公目光长远、意志坚定、不惧艰险的品质。

D.

结尾写神仙背走大山,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来源: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 .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 ,河南贫人伤水早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 持节 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 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 切谏,不得久留內,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 ,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 °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谒者:官名。②河南:指河南郡。③节:符节,皇帝派遺使者的凭证。④矫制:假传圣旨。⑤数:屡次。⑥黄老之言:指道家学说。⑦大指:大的原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上使黯往视之

使:   

②乃召拜为中大夫

乃: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B.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4)文中的汲黯作为文臣,和《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武将周亚夫一样,也具有   的品质,从原中"   "这一句可以看出。

(5)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

来源: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郢人》

【乙】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注】①鹓鶵,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鸟。 ②练实:竹实,色白如娟,故称。③鸱:猫头鹰的一种。④吓:怒斥声。

(1)下列句子中" "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使匠石斫

B.

自夫子 死也

C.

庄子往见

D.

仰而视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匠石运 成风(斧头)

B.

听而 之(砍,削)

C.

惠子 梁(相当)

D.

鹓鶵 之(经过)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尽垩/而鼻不伤

B.

宋元君/闻之

C.

庄子/往见之

D.

于/是鸱得腐鼠

(4)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叙述了"匠石运斤斫垩"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在惠子死后孤独悲凉的心情。

B.

乙文叙述了"鹓鶵不屑腐鼠"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志趣高洁却不为人理解的心情。

C.

甲文表现了庄子与惠子既是辩论上的对手,又相互成就的关系;乙文表现了庄子的大志向与惠子的小格局的关系。

D.

两文都运用了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生动的比喻等手法,让我们领略庄子寓言"寓实于玄"的现实主义风格。

(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试为寡人为之。

②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来源: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  

②以膏泽斯民  

③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C.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D.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公输》)

(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译文:  

(5)上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示王安石政治家胆略的?

来源:2017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 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 而放之。 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 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 ,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 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 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孟氏父子舍然无 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干:这里是劝说的意思。②宫:酷刑的一种。下文的"刖"也是酷刑的一种。③让:责问,责备。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羡/施氏之有

B.

孟氏/之一子之秦

C.

当今/诸侯力争

D.

遂/宫而放之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抚   

②反   

③愠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②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4)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来源:2018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朗读节奏划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