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施南府志》记载“施州卫所属覃田二姓,在宋元未分之前,其势甚盛,颇为边患。”在元朝统治施州之后,又叛服无常。元王朝为笼络这些豪强,遂广置土司,进行绥抚。这说明
A.土司制度始于元朝 |
B.土司与行省长官都由中书省派出 |
C.土司制度深得人心 |
D.土司制度的设置意在解决边患 |
理藩院的职掌规定:“修订惩治少数民族的法律,参加审理刑名案件。理藩院驻各处司员,参加对该地区民族案件的判决。凡判遣罪以上者,均报理藩院会同刑部或三法司审定执行。”这反映出理藩院
A.地位与军机处相似 |
B.是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行政机构 |
C.具有独立的经济权力 |
D.管理地方不受中央政府的约束 |
中国古代君主往往会绕开现有的官僚组织和行政渠道,另外组建更为灵活机动的决策指挥中心,汉代的“内朝”与清代的军机处就是典型的事例。这种做法取得的客观作用在于
A.弱化了君权 | B.削弱了相权 |
C.提高了效率 | D.健全了体制 |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记载:“军机处撰拟的谕旨诏令,不经过内阁,而直接由军机处密封,经驿马递送给各地方督抚,各地方的奏折也不经内阁而直接交军机处。”材料本质上说明了
A.军机处仅负责传达诏令 | B.军机处的权力高于内阁 |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 D.军机处行使了丞相职责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下列古代政治制度(机构)的对应最能说明材料观点的是
A.宗法制——郡县制 | B.三省六部制——军机处 |
C.政事堂——内阁 | D.察举制——科举制 |
宋人戴埴在《鼠璞》中说道:“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下列官职的变更属于“右迁”的是
A.秦朝,陇西郡守调任桂林郡守 |
B.西汉,东海县令调任徐州郡守 |
C.唐初,中书省长官转任门下省 |
D.宋朝,三司使调任内阁大臣 |
《汉书·高帝纪下》记载,汉高祖十一年二月下求贤诏,令“御史大夫吕(指高祖功臣周吕)下(下达给)相国,相国郯侯(指萧何)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这说明御史大夫
A.兼有行政职能 | B.地位高于丞相 |
C.可以制约丞相 | D.分享丞相权力 |
唐太宗说:“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有受其弊者。”唐太宗强调尚书省是
A.国家决策正误与否的关键 | B.位高权重的百官之首 |
C.国家政令执行得失的关键 | D.权势巨大已威胁君权 |
这一制度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强化,直至1912年清宣统皇帝退位才被彻底废除,前后历时两千多年。该制度是指
A.宰相制度 | B.三公制度 | C.世袭制 | D.皇帝制度 |
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雏形,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见,三公九卿制度的设立
A.找到了一条君主管理地方的规律 |
B.开启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 |
C.使历代统治者无法强化君主统治 |
D.奠定了中国古代监督制度的基础 |
《汉书·刘辅传>注引孟康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这一制度的设置
A.沿袭了秦代的三公九卿制 |
B.强化了以宰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 |
C.目的是强化皇权 |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人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导致这些状况出现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的实行 |
B.郡县制的开始推广 |
C.郡国并行制的实行 |
D.行省制的推行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秦汉以后郡县时代,大一统政府产生,皇帝化家为国,于是管家的变成管理全国行政,封建家庭中的私职变成了大一统政府里的公职。”这表明秦汉以后
A.分封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
B.官僚政治逐渐形成 |
C.封建经济形态开始出现 |
D.宗法制近于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