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
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 B.世袭制 |
C.察举制 | D.宗法制 |
《左传·桓公二年》云:“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材料中政治制度相关的人生理念是( )
A.“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
当以调查、访问和回忆等口述记录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依据的口述史学悄然兴起的今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历史的当事人或亲历者以及事件内幕的解密程度等因素。下列主题最适合今天按口述史的方法研究的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发生 |
B.“国家干预经济危机”的措施 |
C.“美苏之间冷战”的五十年 |
D.德国法西斯制造“奥斯维辛集中营”屠杀惨案 |
西班牙《世界报》报道:“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两则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 )
A.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
D.“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 |
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维护了民主法制和社会公正 |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
C.使文艺界仅呈现八大“样板戏” |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
谭其骧在1994年说:“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理所当然,在文化上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政策。”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主要指的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B.“五讲”“四美” |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D.“三个面向” |
“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地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 )
A.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B.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C.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
D.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
邓小平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的这段谈话( )
A.是邓小平理论发端的标志 |
B.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
C.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D.有力地推进了祖国统一进程 |
“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进京赶考”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B.“工农武装割据” |
C.遵义会议 | D.七届二中全会 |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 B.民权主义思想 |
C.民生主义思想 | D.国民革命思想 |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
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 )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