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写道:“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表明战国时期( )
A.土地公有制仍占主导地位 | B.“铁犁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
C.土地私有调动生产积极性 | D.政治动荡引发土地制度变革 |
大约完成于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最准确信息是( )
A.郡县制优于分封制 | B.井田制遭到了破坏 |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 D.社会出现两极分化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关于秦汉一统,黄仁宇认为统一的地理基础也不容忽视。他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专辟一章——“土壤·风向·雨量”,指出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下面与他的观点相呼应的看法是( )
A.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走向 |
B.气象因素无法解释民族国家形成 |
C.战国诸侯以农立国、相互竞争 |
D.古代文明都以大河为中心,推行重农政策 |
“……作三石人以镇湔江,五石犀以厌水怪。凿离堆山以避沫水之害,穿三十六江灌溉川西南数十州县稻田,自禹治水之后,因其旧迹而疏广之。”这个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坎儿井 | D.灵渠 |
下图为清代前期中国人口增长表,造成清代人口增长能够远远超过明代的根本原因是
年代 |
明洪武26年 公元1393年 |
明万历28年 公元1600年 |
清康熙39年 公元1700年 |
清乾隆59年 公元1794年 |
清道光30年 公元1850年 |
人口数量 |
0.7亿 |
1.97亿 |
1.50亿 |
3.13亿 |
4.30亿 |
A.政府为增加人口税的有意推动
B.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
C.中医药学的发展降低了死亡率
D.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
黄梅戏《天仙配》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有( )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生产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
④具有必要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汉书•食货志》记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材料反映了
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 B.实行重农抑商有其必要性 |
C.商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 D.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
1795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巨大,而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的背景是( )
A.棉纺织业相当发达 | B.“海禁”政策的保护 |
C.经济发展水平高 | D.小农经济的抵制 |
秦代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家庭;汉代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之家。这一变化说明( )
A.牛耕技术支配家庭规模 |
B.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 |
C.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
D.促进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
B.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制,自唐代开始实行 |
黄梅戏《天仙配》唱词中有“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 B.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
C.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 | 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
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