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述道:“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聚于乡则土地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聚于城则徭役繁,诉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是
A.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 B.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
C.市民阶层争取自身权利 | D.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
《汉书·食货志》:“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土地兼并的危害性 |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
C.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 D.土地私有的合理性 |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经济商品化 |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
C.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 D.封建地租货币化 |
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 B.精耕细作的特点 |
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D.注重因地制宜 |
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时2.2亩,清康熙时1.5亩。然而当地很多村落却在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明清时期走向了鼎盛。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耕作方式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 | B.商品经济发展,地域性商帮兴盛 |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经济繁荣 | D.经济重心南移,徽州村落得到开发 |
《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 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 |
C.赋税制度重大改革 | 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 |
(宋神宗)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这表明政府意在
A.增加财政收入 | B.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
C.增加粮食产量 | D.提高佃农生产的积极性 |
《汉书•食货志》记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材料反映了
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 B.实行重农抑商有其必要性 |
C.商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 D.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
1795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巨大,而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的背景是( )
A.棉纺织业相当发达 | B.“海禁”政策的保护 |
C.经济发展水平高 | D.小农经济的抵制 |
秦代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家庭;汉代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之家。这一变化说明( )
A.牛耕技术支配家庭规模 |
B.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 |
C.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
D.促进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
B.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制,自唐代开始实行 |
黄梅戏《天仙配》唱词中有“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 B.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
C.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 | 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
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