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公为华盛顿,毋为拿破仑”,革命党人曾在1912年发出这样的期待。但现在,所有人看到的,却是“华盛顿”沦为欲望的奴仆,至于他治下的国家不仅没有因此挣脱泥淖,反而走向了更剧烈的动荡与纷争。材料中的“‘华盛顿’沦为欲望的奴仆”主要是指( )
A.袁世凯搞专制并复辟帝制 |
B.张勋复辟 |
C.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承认不平等条约 |
D.蒋介石背叛革命 |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 )。
①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制度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②③ |
下图是《真相画报》刊登的1913年3月20日在上海火车站刺杀宋教仁有关人犯(图中为袁世凯;左上为赵秉钧,袁氏政府总理),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被刺杀主要是因为与袁世凯争夺大总统一职 |
B.被刺杀主要是因为与孙中山争夺大总统一职 |
C.被刺杀主要是因为与赵秉钧争夺国务总理一职 |
D.被刺杀主要是因为与孙中山争夺国务总理一职 |
如图是一张民国初年婚礼的图片。对该照片理解正确有( )
①政治事件影响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②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成为普遍现象③新式婚俗逐步流行起来 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④ |
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
D.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组织原则 |
1906年革命派在江苏创刊《复报》,革命党田桐撰文说:“(法国革命)虽惨祸之来,骇人耳目,要皆彼迫胁我而为之者,我同胞又安敢辞哉?语曰:流血者,自由之母也;立宪者,革命之产儿也。”田桐强调的是( )
A.革命的必然性、建设性 |
B.革命是实现君主立宪的途径 |
C.革命的血腥性、破坏性 |
D.法国革命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
1894年孙中山组建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1905年组建同盟会,提出十六字纲领,并将这个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民族主义中的驱除鞑虏继承了兴中会的纲领,有着相同的含义 |
B.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受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而提出的 |
C.辛亥革命是三民主义的一次实践 |
D.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上阐发的 |
余英时认为中国“上至朝廷的礼仪、典章、国家的组织与法律、社会礼俗,下至族规、家法、个人的行为规范……的一切建制之中”都贯注了儒家的原则,而这一儒家建制整体的迅速崩溃始于
A.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中国报学史》是一部研究新闻学和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开山之作。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
D.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
“辛亥革命昭示了人民应有的权利,它是在革命条件尚不充分,但清王朝已经一触即溃的情况下,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背水一战,以退求全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首创伟业,可谓20世纪中国式的‘光荣革命’。”对此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称辛亥革命为“光荣革命”,是因为它结束了封建制度 |
B.辛亥革命使国人看到了近代民主政治的一线曙光 |
C.“一触即溃”表现为武昌起义之后,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 |
D.“以退求全”是因为革命党人痛感社会觉醒和革命武装的严重不足 |
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 )
A.新思想的萌发 | B.《资政新篇》的提出 |
C.百日维新 | D.辛亥革命 |
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这可用来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
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性 |
D.国民革命的仓促性 |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
1912年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的权利。这反映了该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
A.民主主义 | B.平等主义 | C.自由主义 | D.共和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