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
B.“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
C.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 |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
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合 |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这主要表明
A.中华民国有真正的民主 | B.行政权受到制约 |
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 | D.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
“国”字在书法里有41种写法,是汉字中写法较多的一个字。下列“国”字中被使用最晚的是( )
武昌起义爆发后,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10月13日《申报》有如下报道:“……昨晚得武昌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张彪伤”。12和13两日《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下列有关解读中,正确的是( )
A.两报均较早给予了关注和报道,说明武昌起义的国内外影响大 |
B.两报均大量报道起义情况,反映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高度肯定 |
C.《申报》报道起义较为客观,说明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D.《泰晤士报》多称起义为“叛乱”,体现英政府的殖民主义立场 |
某文件宣称:“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于此有当知者,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该文件的发表推动了( )
A.辛亥革命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国民革命运动 |
从文明进步和近代化这一角度分析,下列不属于《资政新篇》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的是( )
①政治上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经济上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③文化教育上都提倡设立新式学堂
④社会生活方面都提倡“自由”、“平等”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
C.给与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
1912年2月1 2日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
A.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
C.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结束 |
D.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这里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 )
A.辛亥革命使中国开始了全盘西化 |
B.辛亥革命迈出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 |
C.辛亥革命将传统文化彻底的击败 |
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对这种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
A.主观设法有悖法治原则 | B.宪政实行推进民主进程 |
C.政体变化导致政局不稳 | D.分权制衡维护共和制度 |
孙中山的秘书戴季陶说“报纸为舆论之机关,言论为天赋之自由,千百志士,洒如许热血,所欲得者,此其一也。”上述材料说明( )
A.戴季陶肯定了报纸的新闻功能 |
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
C.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 |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 |
1912年5月,同盟会成员戴季陶在文章中写道:“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炳麟阿权,杀!”但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并未下令追捕戴季陶。据此可以推断( )
A.民国初年,国民党与袁世凯存在着激烈冲突 |
B.辛亥革命后,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
C.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坚决反对 |
D.辛亥革命后,大众传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