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     )

A.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B.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C.晋文公加征鱼盐税收。
D.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为齐威王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     )

A.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B.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初中央“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是西周以来关于继承制度的规定。但到满清时,皇位继承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这一变化表明(     )

A.宗法制的影响削弱 B.分封制的彻底瓦解
C.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D.清朝放弃了王位世袭制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克里斯提尼被誉为“雅典民主制的建立者”,他不仅保留了梭伦时期的基本结构,而且还有重大的创新。其“创新”主要表现在(  )

A.建立了公民陪审法庭 B.以地域部落取代了血缘部落
C.向参政公民发放津贴 D.以抽签方式选举议事会成员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

A.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C.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 D.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

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C.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D.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族制度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谕就是“致我的军队”。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国已走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随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

A.法国民主共和制 B.英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德国君主立宪制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最能说明列强获得了下列哪项特权(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沿海航运权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l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权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的本质问题是(     )

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希望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决定发动侵华战争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关条约》中的哪一内容最能反映出列强侵略意图变化的需要(     )

A.赔款日本军费 B.允许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C.开辟内河新航线 D.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一张西方漫画明信片——让中国巨龙四分五裂。下列诗句是受此事件影响而产生的是(     )

A.三元里前声若雷,乡民合力强徒催
B.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C.倭人竟割台湾去,……万众一心谁敢侮
D.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像‘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昭示了人民应有的权利,它是在革命条件尚不充分,但清王朝已经一触即溃的情况下,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背水一战,以退求全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首创伟业,可谓20世纪中国式的‘光荣革命’。”对此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称辛亥革命为“光荣革命”,是因为它结束了封建制度
B.辛亥革命使国人看到了近代民主政治的一线曙光
C.“一触即溃”表现为武昌起义之后,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
D.“以退求全”是因为革命党人痛感社会觉醒和革命武装的严重不足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计、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三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四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兢《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2004年国庆日演说
请回答:
(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
(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
(3)结合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4)结合上述材料,反思中外的这些尝试,你觉得要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应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

来源: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