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A.都提倡吸收外来文化 B.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
C.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D.都主张古典文化的复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其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他的主要观点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学贯中西才能够创新中国文化
C.中国文化本体论
D.传承中国文化是民族精神寄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政党力量多元化 B.政权更替频繁
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D.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

A.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促使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内容归纳出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表现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B.说明了中国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C.探寻了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D.找到了经济政治与思想发展之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9年,鲁迅在《药》发表后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

A.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B.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C.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D.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该分别出自(  )

A.《民报》、《时务报》 B.《民报》、《天演论》
C.《天演论》、《时务报》 D.《海国图志》、《天演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民主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D.文学革命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必须冒
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
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这些文字发表的背景是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提道:“囊括大典,同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常樊然并峙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材料体现的理念

A.与尊孔复古的思潮出现无关
B.传播西学,彻底否定中学
C.以包容的态度来推动思想传播
D.使新文化运动由此展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政治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