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参观了位于南京的太平天国东王府后感叹道:“太平天国幸好失败了,不然洪秀全又是一个朱元璋”。此人的观点( )
A.否认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 | B.客观地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C.具有主观臆断性 | D.站在地主阶级立场说话 |
该图是太平天国时期颁行的改革内政的方案封面,下面对该封面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颁行该方案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B.它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尚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束缚 |
C.该方案从理论上否定了《天朝田亩制度》 |
D.该方案的颁行表明太平天国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
洪仁王干 在《资政新篇》中写道:“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上述材料表明洪仁王干
①以天朝上国自居
②准许外国人自由活动
③承认西方国家长处
④主张全境开放
A.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 |
1853年,马克思在听到太平军胜利进军的消息后,十分高兴,他期望中国不久会出现“REPUBLIQUE CHINOISE(中华共和国)”,实现“LIBERTE,EGALITE,FRATERNITE(自由,平等,博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定都天京证明了马克思期望的准确 | B.《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马克思的期望 |
C.《资政新篇》实现了马克思的期望 | D.期望超越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最近热播电视剧《黎明前的暗战》,讲述了国民党湘籍将领程潜、陈明仁深明大义,促成湖南和平解放的义举。剧中多次提及“无湘不成军”的民谚,该民谚的产生最可能始于
A.两次鸦片战争中 | B.土地革命时期 |
C.太平天国运动后 | D.解放战争时期 |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的共同点是
A.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B.代表近代申国社会发展方向 |
C.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 D.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进步性 |
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写道:“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贾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变……”通过这段文字,可以知道曾国藩:①否定《天朝田亩制度》 ②肯定“圣库”制度 ③维护儒家正统思想 ④肯定资产阶级财产私有制原则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 |
下列对近代列强侵华战争评价不正确的是
A.导致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B.使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
C.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 |
D.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B.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
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但它只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其主要依据是
A.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B.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
C.它是农民阶级领导的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 |
D.展开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斗争 |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是近代中国农民阶级描绘的理想社会蓝图。对这一方案的评述,正确的是
A.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 B.表达了反抗列强侵略的诉求 |
C.提出了建设近代化国家的设想 | D.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
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1911年湖北军政府发布《奉天讨胡檄》。这表明
A.两者均以实现民族独立为革命目标 | B.湖北军政府继承太平天国未竞事业 |
C.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反封建目的相同 | D.两者都利用民族矛盾为政治斗争服务 |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
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中国近代能够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
历史事件是( )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