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关于“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曾谈到:“我们通常说中国自秦汉以下是统一之开始,其实此说亦宜修正。西周以下,中国早已具有统一规模了。只是那时是封建政治下的统一,而秦汉以后乃是郡县政治下的统一。”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西周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 |
B.分封制使天子拥有统领诸侯的至尊权威 |
C.西周确立了我国古代辽阔疆域的大格局 |
D.秦汉王朝继承了西周的一整套政治制度 |
安德森认为“很吊诡的是,前现代的帝国与王国竞能够轻易地维系他们对极度多样而异质并且经常是居住在不相连的领土上的臣民的长期统治。”在中国古代史上,能回答安德森这一疑问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持皇权的“万世一系”和宗法等级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重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伦常教育,并使之与选官制度相结合。下列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
A.分封制 | B.科举制 | C.察举制 | D.宗法制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史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
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 |
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控制,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
A.礼仪与政治分离 | B.从人治到法治 |
C.国家管理制度化 | D.为民主政治奠基 |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 B.宗法分封逐渐瓦解 |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 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孔子认为管仲改革( )
A.是春秋时期最早的改革 | B.促进了齐国的发展和进步 |
C.有利于齐国的和平崛起 | D.维护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
《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 |
C.宗法等级秩序变动 | 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 |
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
A.挟天子以令诸侯 | B.极力维护宗法制 |
C.主张废除分封制 | D.推崇法家思想 |
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强化 | 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
C.社会政局动荡 |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 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 |
C.所谓“天”就是天理 | 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
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
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
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