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周王的亲族             B.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东省常被人称为齐鲁大地,这起源于

A.大汶口文化 B.西周分封 C.甲骨文记载 D.古代地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郡县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以郡统县体制的出现 B.贵族体制受到冲击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加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礼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文中的“豆”是指古代盛食器具。上文记载的现象发生在:

A.商代 B.西周 C.战国 D.秦朝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一片刻有卜辞的甲骨,它最能反映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化王权 B.以血缘为纽带 C.内、外服相互独立 D.中央集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垄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中的 “封建” 主要是指          (   )

A.内外服制度 B.分封制度 C.礼乐制度 D.郡县制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礼记·礼运》中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这种“天下为家”的时代开始于(    )

A.新石器时代 B.夏朝 C.西周 D.秦朝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庶子继承制 C.次子继承制 D.嫡长孙继承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于宗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B.是由母系氏族的母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C.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D.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的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明显不平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安置子弟功臣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