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

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左传·隐公三年》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偏重)于虢,郑伯(即郑庄公)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这一现象表明(    )

A.宗法制度趋向瓦解 B.礼乐制度得以强化
C.血缘纽带已被打破 D.分封制度遭到挑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周朝政治的本质特点之一是(    )

A.神权政治 B.分权政治 C.族权政治 D.官僚政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子•告子》曰:“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奖赏),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贪官)在位,则有让(责罚)。”这说明(  )

A.中央集权已经确立 B.周王权威至高无上
C.奖赏诸侯以地为据 D.考察监督维护分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舍人出身的蔺相如因为出使秦国“完璧归赵”而拜为上大夫,又因为在渑池会上斥责秦王、羞辱秦国文武群臣而拜为上卿。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

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B.西汉史学家对秦国仍存在偏见
C.功勋开始成为官爵升迁的唯一依据 D.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往往由于视角、史料的差异而产生不一样的解释。下列选项中,由于新史料的发现而导致不同解释的是(    )

A.商朝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时代”,也被认为是“信史时代”
B.哥伦布到达美洲被称为“发现新大陆”,也被称为“文明的相遇”
C.魏晋南北朝被称为“分裂的时代”,也被视为“思想的自由时代”
D.欧洲中世纪被称为“黑暗的时代”,也被视为“田园牧歌的时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考古发现,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贵族的典礼、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是器主人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佑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由此可见(    )

A.商代的青铜器制造业极其发达 B.商代礼乐制度已经很完备了
C.青铜器是王室、贵族重要的生活用品 D.青铜器是研究商代政治制度的重要文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候疑焉,立诸候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子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候失位则天下大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确保贵族血统的纯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 )

A.男尊女卑思想 B.专制王权影响 C.个人主义心理 D.家族宗法观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史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   )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 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曹兵武在《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中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国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这表明分封制(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构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
C.激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 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