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说:“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董仲舒 | B.程颐 |
C.朱熹 | D.王阳明 |
他生活在南宋,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源,认为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他是( )
A.程颢 | B.朱熹 |
C.陆九渊 | D.王阳明 |
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
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
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 |
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
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 B.从天人感应出发 |
C.从万物本源出发 |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他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他”指的是( )
A.孟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阳明 |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曾说:“根据中国人的看法,‘理’是有世以来循着一律性的动规一直不停地推动着‘天’的唯一之‘因’;……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说‘理’是最高神?”“总而言之,它可以被视作我们的‘造物主’。”这说明
A.宋明理学与欧洲理性主义无本质的差别 |
B.欧洲启蒙运动吸收了中国文化的营养 |
C.莱布尼茨根本否定基督教,否定人文主义 |
D.宋明理学本质上是一封建主义宗教神学 |
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 B.“存天理,灭人欲” |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D.“学者须先立志” |
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予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静。宋代理学接续“儒学内在传统”的是
A.理生万物 | B.格物致知 |
C.心即理也 | D.强调人格、修养 |
有人认为,如果仔细考察宋朝时所发生的某些变动,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不但显示出典型的“现代”特征,而且预示着七八百年后改变欧洲面貌的种种变迁。下列现象符合上述结论的是( )
A.城市经济繁荣 | B.土地兼并严重 |
C.程朱理学产生 | D.科举制度完善 |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 B.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
C.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程颐主张:“有欲屏去思虑,患其纷乱,则是须坐禅人定。如明鉴在此,万物毕照,是鉴之常,难为使之不照。人心不能不交感万物,亦难为使之不思虑。”材料表明程颐
A.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 B.主张清净禅定体认天理 |
C.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 D.主张内心的反省 |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