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
A.西汉 | B.隋唐 | C.北宋 | D.南宋 |
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又说:“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这表明在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
A.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 | B.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
C.从天人感应出发 |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
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 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 |
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 | 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
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上述现象出现主要原因是
A.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B.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 |
C.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 D.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 |
“民惟邦木,本固邦宁”见于《古文尚书•五子之歌》,这是史书中最早记载民(百姓)是立国之根本的思想。与这一思想不一致的是( )
A.朱熹“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
B.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C.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
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沟通佛、老,以治儒书,发前人之所未发,遂别成一时代之学术”的是( )
A.汉代学者 | B.唐代学者 | C.宋代学者 | D.明清学者 |
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
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 )
A.跻身仕途的平民取代了门阀家族,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 |
B.佛道的虚无和消极让位于儒家思想的积极、理性和乐观 |
C.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 |
D.商业对国家的财政政策至关重要,政府稳步提高货币的供给 |
周敦颐曾论及“孔颜乐处”,他说:“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可见理学对“乐”的追求是( )
A.心外无理,心外无乐 | B.存天理、灭人欲 |
C.格物致知,格苦致乐 | D.精神超越,身心和谐 |
南宋时期的宋慈是被公认的“法医鉴定学”鼻祖。他所著的《洗冤集录》记述了人体解剖、勘察现场、鉴定死因、自杀或谋杀、各种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作为朱熹的同乡,宋慈受过理学的系统教育和长期熏陶。如果从取得的业绩来看,宋慈
A.表现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
B.“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 |
C.忠实地践行了“格物致知” |
D.具有浓厚的理学唯心主义精神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
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
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 由此判断,王阳明( )
A.反对穷理格物 | B.教人明辨善恶 |
C.主张静心无为 | D.阐发禅宗学说 |
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话说,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
B.“知行合一” |
C.“格物致知” |
D.“致良知” |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
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
B.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
C.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
某位历史学家曾说:“朱熹把自然、社会、人生的必然性升格为一种普遍性的原理、道理或天理,而获得形而上学品格。其圆融了终极世界与经验世界层面的疏离。”下列体现了朱熹这种圆融性的观点的是
A.理之源在于天理 | B.天理即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
C.“存天理,灭人欲” | D.“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