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秦朝“焚书坑儒” |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 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属宋朝“创新”表现的是
①推行科举制 ②打破“坊”“市”界限 ③发明灌钢法 ④开创青瓷制作技术 ⑤形成理学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⑤ | D.③④ |
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佛教《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
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 |
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 |
现代史学家陈寅恪认为:韩愈不仅 “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而且“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是“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lie)点之人物。”韩愈在文化学术上的贡献在于
A.提出“致良知”学说 | B.主张儒、佛、道并重 |
C.创立了理学体系 | D.致力于复兴儒学 |
近来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四个主题。其中“三教合一”大致始于( )
A.春秋战国 | B.秦汉时期 | C.隋唐时期 | D.两宋时期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历史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今日来看,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这种“单纯”主要表现在
A.理学抛弃了传统儒学“积极入世”的治学态度 |
B.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
C.理学弥补了传统儒学在塑造人性方面的缺陷 |
D.理学家们将儒、佛、道思想合而为一 |
北宋“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已何与焉?”“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这两句话的含义有( )
①天地之间有“理”,还有“气” ②理就是天理,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③天下万物都可以用理来解释 ④要穷理就必须在“物”外求“心”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 )
A.知德合一 | B.格物致知 | C.致良知 | D.穷理格物 |
明朝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不理朝政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
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 |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的封闭性 |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 |
如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 | B.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
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 |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
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 )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
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 D.实现儒学的道德化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