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西学东渐的影响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道,未有外乎其心者”“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结合所学判断,此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老子 B.程颐
C.朱熹 D.陆九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A.

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

B.

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C.

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

D.

促成婚姻习俗变革

来源:2021年全国高考历史甲卷
  • 更新:2021-08-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成为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   )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
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

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

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

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列属于这一学派主张的是(   )

A.“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岳麓书院院训“忠孝廉节”碑文由朱熹所写,每字一碑,分嵌在讲堂左右两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字碑揭示了楷书的端庄浑厚 B.书院教育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四字碑体现了理学的本质内涵 D.朱熹将理学发展成官方哲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