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境内文化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以下图片能够体现儒学伦理思想的是
 

A.罗汉寺 B.老君洞道观 C.节孝牌坊 D.露德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不假外求”。□内所填入的词应该是

A.纲常 B.太极 C.良知 D.仁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认为,君主“虽以制命为职,然必谋之大臣(宰相),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比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这体现了朱熹

A.反对君主独裁 B.反对君主制度 C.提倡格物致知 D.提倡尊君卑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以后的儒学逐渐走向理论化、思辨化,还影响到文学艺术等领域,苏轼在论画时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体现了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A.理一气二 B.反省内心 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太简”,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支离”。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是

A.发明本心 B.格物致知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当时

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 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
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今贵阳西北修文县境内)当驿丞。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际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夜里,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表明王阳明

A.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B.对朱熹理论一直深信不疑
C.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 D.通过“格物致知”悟得“圣人之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
B.理学教人“学作圣贤”
C.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
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严复明确指出:“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严复实际强调的是宋代

A.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B.理学的影响
C.分化事权政策的影响 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下列思想家中最可能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墨子 B.孟子 C.朱熹 D.王守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由此可见他们主张的最大区别是

A.“理”是否万物的本原 B.求“理”的方式
C.对待孔孟儒学的态度 D.“孝亲”的方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段话:“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下列对文中朱熹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吃饭应该追求食不厌精 B.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
C.人应该无私无欲 D.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阳明认为,真正的良知不是纯观念上的,也不是进行纯观念上的推导便可以得出的,他说,“人须在事情上磨练做工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王阳明表达的观点是

A.良知的实践以观念的推导为前提 B.把道德观念和行为修养融为一体
C.内心自省是获得良知的重要途径 D.通过动静结合以促进良知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荀子的思想在西汉时期大受推崇,而朱熹却认为:“荀卿(荀子)全是申、韩(法家)”,“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荀子思想在宋代如此待遇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奉理学为官方哲学 B.程朱理学主张人性本善
C.儒家思想排斥法家理论 D.与“存天理,灭人欲”相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