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河南]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没有谁不借助于外物来改变自身的本性。平民百姓为了私利而牺牲,士人为了名声而牺牲,大夫为了家族而牺牲,圣人则为了天下而牺牲。这四种人,虽然所从事的事业不同,名声也有各自的称谓,但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损害人本性的做法却是一致的。”这表明他

A.深受儒家道德哲学的影响 B.倡导功利主义的伦理价值观
C.反对超越自我,追求理想人格 D.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该学者意在强调小农经济

A.具有稳定性 B.具有脆弱性
C.具有顽强的再生性 D.生产工具简陋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发展”主要体现为

A.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C.由承认现存统治秩序发展为批判暴政 D.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何即萧何。编者注)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表明,在汉代

A.买田置地是藏富传家的重要手段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勤俭节约是为官执政的行为准则 D.土地兼并现象尚不普遍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旧唐书•韦温传》载,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任用盐铁判官姚勗(姚勗,唐朝名相姚崇五世孙,又写作“姚勖”。编者注)权知职方员外郎,制出,尚书右丞韦温执奏任用不当,文宗令中使宣谕韦温奉诏,韦温坚决不奉诏书,文宗只得改任勗检校礼部郎中。这反映出唐代

A.政令执行机关对决策的监督 B.决策中枢系统的相互牵制
C.政令执行机关向决策机关转化 D.君权在决策机制中的日益弱化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今贵阳西北修文县境内)当驿丞。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际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夜里,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表明王阳明

A.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B.对朱熹理论一直深信不疑
C.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 D.通过“格物致知”悟得“圣人之道”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工业革命以来,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相似“前提”是指

A.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B.外部世界的冲击与挑战
C.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 D.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兴起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D.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袁世凯为笼络康有为,召他主持清史馆。康有为力辞道:“我若修清史,则袁世凯首为罪人,如此必不为所容,因此不可赴任。”这反映出

A.威权政治下知识分子的艰难抉择
B.康有为坚持君主立宪道路
C.康有为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不满
D.康有为无法原谅袁世凯逼清帝退位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出当时国人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C.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6年底,毛泽东说:“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这叫新经济政策。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政,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这表明毛泽东认为

A.要加大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B.列宁提前结束新经济政策是错误的
C.保存私营经济,利于形成竞争机制 D.发展自由市场,限制国营经济发展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为一档电视娱乐节目,湖南电视台举办的“超级女声”“快乐男生”以及随后兴起的“红楼选秀”“奇迹舞动”等娱乐节目都曾轰动一时,并使诸多少男少女一夜之间成为耀眼的新星。这一文化生活现象折射出

A.大众审美的世俗化倾向 B.传统伦理意识面临挑战
C.国人的文化观念开始走向多元化 D.政府放弃了对文化传媒的管控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工业行业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行业产值结构的相似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30个省市区中,结构相似系数下降者有24个。上述材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实现了区域工业门类比较优势新发展 B.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C.实现了工业从高成本到集约化的转变 D.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增强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个拳头打人”是对中国20世纪六十年代外交战略的形象化概括。对此战略的理解,比较全面、客观的是

A.具有明显“左”倾的色彩 B.具有时代情绪下的历史合理性
C.是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原因 D.是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可靠保障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纵向民主指的是公民“平等地”选举政府成员
B.横向民主结构中为竞选角力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C.横向民主结构中,中国领导层以吸纳民意为决策基础
D.纵向民主的政治运作依赖对立的政党或政客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这句话揭示出

A.雅典司法背离了民主原则 B.民主就是多数人的暴政
C.民主审判非法,但却合理 D.民主审判合法,但不合理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说的“奇迹”主要是指

A.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B.“全球化”市场初露端倪
C.工业革命兴起 D.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自由主义的学说在英国革命期间首次被明确地提出来并得到贯彻。当时,这些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王室任意干涉的宗教信仰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更准确地说,这包括议会对统治权的控制、独立政党的存在以及对反对党的必要性及其权利的承认。”结合上述材料判断,英国在18世纪“贯彻”自由主义的体现是

A.宣布议会经由自由选举组成 B.实行普选制度
C.确立议会主权至上原则 D.形成责任内阁制度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德斯鸠在其1748年出版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把一个运转良好的君主政体与“宇宙系统”作了比较:在宇宙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吸引力”,它能够“吸引”所有物体趋向“中心”。这说明

A.科学进步往往先于思想革命 B.科学进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C.人文主义导致科学革命发生 D.科学进步往往是思想革命的结果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在《〈法兰西内战〉再版导言》中指出:“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两个可靠的办法。”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可靠办法之一是

A.采取共和制,实行分权制衡 B.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工人当家作主
C.选举公社委员,可随时撤换 D.公职人员工资随物价指数变化调整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这就是国际经济学界有名的“特里芬难题”,它揭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的缺陷。据此理解错误的是

A.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不利于“二战”后各国发展国际贸易
B.国际储备资产美元的供应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C.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资产美元就会不足
D.如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资产美元就会过剩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涓滴经济学”,常用来形容里根(1981~1989年任美国总统)经济学,因为里根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方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人受益。依据里根经济学,美国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完善国家的福利制度
C.减少国家福利的投资 D.大力发展私有经济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可见,该学者认为

A.五大力量中心中,美国仍居优势
B.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C.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D.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3年10月,德意志的一位诗人回家看望母亲时写了一首长诗,节选如下:“凄凉的十一月,日子已渐渐阴郁,风把树叶摘落,我走上德国旅途。来到国境,强烈的心跳震撼着胸底。并且,真的,连眼泪也开始滴沥。”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该诗的创作风格和可能批判的对象是

A.浪漫主义工业资产阶级的强大 B.现实主义军国主义势力的崛起
C.现实主义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D.浪漫主义君主专制统治的腐败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保障经济发展活力离不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仅在实施新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其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新经济政策以前时期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雏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
——B.C.列利丘克著《苏联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
材料二:实施整个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的计划,牵涉到7个州,要求所有有关州、县、市、镇当局及各种各样机构协调合作,国家是实施这一计划的最适宜机构;而且,根据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的规定,虽然该局应向美国财政部上缴纯收益,并向亚拉巴马与田纳西两州缴纳部分出售电力收入,但该局的主要任务是改变田纳西河流域的贫穷落后面貌,消除阻遏整个美国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降低全国电价,普及电力使用,以促进生产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这是私营公司不愿干的。……因此, “它(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像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会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进一步开发工作。它的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
——刘绪贻《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性质、成就及其意义》
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邓小平一方面对苏联的路子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 一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在此基础上, 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论, 这无疑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延伸和发展, 并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培育农贸市场,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样,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真正新颖而富于想像力的”体制创新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在农村“延伸和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对列宁新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超越性”的体现。
(4)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启示?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他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
——伏尔泰《礼俗论》
材料二:卢梭等对中国的看法就跟伏尔泰颇不一致。他认为中国是君主专制国家,对待帝王若有些小过失,都可以用大不敬罪处死乃至灭族,造成许多冤狱。他认为中国风俗也有弊病,统治者治民,荣耀与惩罚并用,人民一有不当,立即遭受鞭挞,这样的人民怎么会有光荣感呢?
——转引自朱谦之《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判现实的武器。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在经济思想中开发中国形象的利用价值,中国又成为重农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楷模。……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场争论的结果,似乎都对西方的中国形象不利,宗教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而是更为原始的多神论者;政治之争证明中国不是开明的君主专制,而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经济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
材料四: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伏尔泰与卢梭对待中国儒家文化看法不一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每场争论的结果都对“西方的中国形象”不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只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欧洲启蒙思想却成为 “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总理衙门正门旧照(摄于1878年)
材料二:1901年,清政府为了使部分行政职能与西方接轨,同时也是迫于列强的压力,首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改设外务部时的谕令说:“从来设官分职,惟在因时制宜。现当重订和约之时,首以邦交为重,一切讲信修睦,尤赖得人而理……总理衙门著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鞠方安《试论清末官制改革(1901—1911)中的文官设置及其特点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从国家主权、近代化的角度指出清末外交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来源: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