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治实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儒家《周官》之学说悉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实现,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材料主要表明儒学:

A.强调大一统和以法治国 B.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C.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 D.通过法典化、制度化得到普及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根据列宁‘评判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标准衡量,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这种观点

A.认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严重脱离当时国情
B.在董仲舒的“天人”关系理论中能够体现
C.认为董仲舒的思想缺乏民本色彩
D.认为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不利于稳定儒学的社会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据此可知

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
B.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
D.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心情,虽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A.兼爱 B.以礼入法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律疏议·名例》篇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对这句话的本质解读准确的是(    )

A.德礼是政教的根本,刑罚是政教的辅从
B.德礼和刑罚相结合,构成完美的唐朝法
C.唐律融合儒法思想,重视道德教化作用
D.唐律以教化为目的,体现德主刑辅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而董仲舒则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一变化说明了

A.“天人合一”思想深入人心 B.儒学发展适应了统治者需要
C.汉代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D.先秦儒学存在重大理论缺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二程朱熹的理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宗法制度的形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

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霸,为其先诈力,而后仁义也。”据此可知,董仲舒强调的是(    )

A.提倡仁政 B.重义轻利
C.三纲五常 D.轻徭薄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根据列宁‘评判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标准衡量,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这种观点

A.认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严重脱离当时国情
B.在董仲舒的“天人”关系理论中能够体现
C.认为董仲舒的思想缺乏民本色彩
D.认为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不利于稳定儒学的社会地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提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下列言论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B.“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
C.“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D.“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治实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儒家《周官》之学说悉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实现,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材料主要表明儒学:

A.强调大一统和以法治国 B.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C.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 D.通过法典化、制度化得到普及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