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经世致用”
C.“工商皆本” 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
①仁义恭俭 ②“君权神授” ③“天人感应”④ “三纲五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 的形成主要影响是   

A.政权开放 B.商业发展
C.儒学受抑 D.武功增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  )

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 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周代铜器“毛公鼎”铭文记载:“丕显文武,皇天宏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天命”。这一政治理论的思想核心是

A.天人感应 B.君权神授 C.天人合一 D.敬天保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朝天子一朝臣”,“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十年可穷,十年可富;富不必喜,穷不必怖”, “千年的大道流成河,多年的媳妇熬婆婆”。中国古代农民的这些循环思想,植根于

A.农耕生活 B.传统观念 C.儒家思想 D.自然现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图1到图2体现了儒学有了怎样的发展(  )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儒学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更加强调伦理道德规范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始皇焚书,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籍不在禁、焚之列,焚书之后又坑儒以警告天下,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充分说明(     )

A.政治制度决定文化的命运
B.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主流文化被否定和限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