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 年)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A.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 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
C.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 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
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学,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先秦儒学以个人修为的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 |
B.汉代儒学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 |
C.儒学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学发展演变 |
D.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学对个人修为的关注 |
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由此可见,董仲舒( )
A.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 | B.宣扬阴阳家的学说 |
C.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 | D.摆脱先秦儒学影响 |
《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 )
①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 ②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③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 ④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③④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
A.君主专制的确立 | B.黄老之学被推岽 |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 D.科举制度的形成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该观点说明在中国古代( )
A.儒家学说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 B.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 |
C.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内容 | D.汉武帝是教育的开创者 |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起了决定性作用,主要是因为( )
A、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
B、他给儒学注入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新内容 |
C、他的主张被汉武帝所接受 |
D、他是当时的鸿儒,影响巨大 |
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 |
王国势力强大 |
B. |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
C. |
现实统治需要 |
D. |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 的形成主要影响是
A.政权开放 | B.商业发展 |
C.儒学受抑 | D.武功增强 |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
C.“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一主张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 )
A.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广大民众 |
B.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治” |
C.主张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 |
D.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 |
冯天谕等著作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
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
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 |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
D.否定董仲舒关于“三纲五常”的学说 |
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
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