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而形成的特殊意识形态,玄学家力求排除两汉经学桎梏,探求深沉的哲理,注重义理分析、抽象思维。这种思想的形成反映了
A.道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 B.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 |
C.知识分子摆脱儒学束缚的要求 | D.士人对国家分裂的不满情绪 |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 )
A. | 韩非子 | B. | 孟子 | C. | 董仲舒 | D. | 朱熹 |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 | 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 B. | 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
C. | 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 D. | 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
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⑤“天下为主,君为客” ( )
A.①②③⑤ | B.①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⑤ |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 B.礼主刑辅 | C.天人感应 | D.兼相爱、交相利 |
下列选项内容和汉朝著名思想家董仲舒的新儒学有直接关系的是( )
A.“举贤良对策” | B.“君权神授” | C.“性善论” | D.“克己复礼” |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
西汉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时,皇帝常下“罪己诏”,根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33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钢五常学说
有学者认为,综观中国历史,儒家“君子”几乎始终是政治、社会批判功能的首要承担者。从汉末“清议”到宋代“太学生”运动,再到晚明东林党人的“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无不是儒家“君子”发挥政治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表现。下列解释与该学者的主张最符合的是( )
A.道德修养是儒家“君子”的首要内涵 |
B.儒家“君子”是维护君权和统治者的保守派 |
C.儒家“君子”是“批判”的政治主体 |
D.学习知识对儒家“君子”有重要意义 |
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分权破坏天下安宁之血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 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性本善” |
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明道德”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
A.用政治统一保证了思想统一 | B.用阴阳五行思想巩固统一 |
C.用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 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
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文艺淡化了社会实用的功利色彩,更加关注文艺的自身规律和创作技巧,出现了为文艺而文艺思潮,出现了中国第一批专门探讨文艺问题的著述,是继先秦以来中国文艺发展的第二个转折时期。据这位学者的观点分析,这一时期应该是
A.秦汉时期 | B.魏晋南北朝时期 |
C.隋唐时期 | D.明清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