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前期,董仲舒建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根据他的建议采取的“独尊儒术”措施,包括
①兴办太学
②规定“四书”、“五经”为教科书
③诏令全国各郡设立学校
④太学生员经考试合格即可任官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西汉前期,董仲舒建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根据他的建议采取的“独尊儒术”措施,包括
①兴办太学
②规定“四书”、“五经”为教科书
③诏令全国各郡设立学校
④太学生员经考试合格即可任官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董仲舒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A.实践德政 | B.养士求贤 | C.推行教化 | D.独尊儒术 |
《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A.大一统 | B.皇权至上 | C.君权神授 | D.强化中央集权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
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B.朱熹、李贽、黄宗羲
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思想的关键人物是( )
A.庄子 | B.孔子 | C.董仲舒 | D.朱熹 |
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其本质都是
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理论 | 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
C.为削弱诸侯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
B.汉武帝亟须从“无为”转向“有为” |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
D.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
[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指出:“在中国,新儒学自宋朝至20世纪初始终是官方认可的价值观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儒学继承了传统儒学的价值观念 | B.董仲舒是这一新儒学的主要创立者 |
C.新儒学从佛教中汲取了大量灵感 | D.新儒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 |
在山东曲阜孔府大门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那么最初让儒家思想“与国咸休,同天并老”的思想家是( )
A.朱熹 | B.孔子 | C.孟子 | D.董仲舒 |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
A.百家争鸣 | B.焚书坑儒 | C.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 |
有观点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下列言论中,比较完整地表达这一观点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簿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
C.“曲民而伸君,曲君而伸天” |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