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幼苗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
A.幼苗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 |
B.苗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幼苗向光弯曲 |
C.幼苗是否展现向光性,是否取决于苗尖端的存在 |
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 |
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的伤口处施用( )
A.细胞分裂素 | B.吲哚乙酸类物质 |
C.乙烯类物质 | D.赤霉素类物质 |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 |
B.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 |
C.乙烯利是一种具有催熟作用的生长调节剂 |
D.生产上使用2,4-D时不需要考虑浓度 |
不属于对生长素的双重性描述的是( )
A.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
B.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
C.既能促进果实成熟,也能抑制果实成熟 |
D.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
宋代苏轼在《格物粗谈·果品》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上述叙述中“得气即发”的“气”是指( )
A.氧气 | B.二氧化碳 | C.乙烯 | D.吲哚乙酸 |
葵花向阳的原因是( )
A.茎的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 |
B.茎的背光侧细胞分裂快 |
C.光合作用需要强烈的光照 |
D.茎的背光侧细胞生长速度稍快些 |
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除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 |
B.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
C.在林业生产中常需要保持顶端优势 |
D.切除顶芽,切口处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 |
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胚胎工程中的“受体”是性状优良的代孕母畜 |
B.一个效应B细胞带有只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 |
C.植物激素不是蛋白质,因此起作用时不需与“受体”结合 |
D.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表面含有多种分别与不同信息分子结合的“受体” |
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①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纵向插入锡箔;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③ |
B.给予右侧光照时,向右侧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
C.给予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⑤ |
D.置匀速转盘上并单侧光照,④将向光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