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因而生长素是种高效的酶 |
B.生长素都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
C.CO2可以调节生命活动,属于体液调节 |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血糖平衡,它们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
下图是一个正在生长的幼苗,将其水平放置,其中哪些点能表现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效应( )
A.A | B.B |
C.C | D.D |
下列关于生长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
B.用对茎最适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枝的下端后再栽插,插枝因易长出根而容易成活 |
C.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马铃薯的块茎能抑制其发芽 |
D.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棉花的顶芽就能解除其顶端优势 |
农田农作物大多数是单子叶植物,杂草以双子叶植物为主;果园的果树和杂草则相反。下图所示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效果。据此可知用生长素类似物所配制的除草剂主要用于农田还是果园?理由是什么? ( )
A.果园低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果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
B.果园高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果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
C.农田低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
D.农田高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
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方向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合成除草剂,可清除农田和园林杂草或抑制杂草生长 |
B.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
C.在进行组织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 |
D.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
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在下表5种物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最初的雌花与雄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见下表)。
处理 |
雄花 |
雌花 |
比值(雄花∶雌花) |
水(对照) |
21.1 |
3.8 |
5.6 |
赤霉素(100毫克/升) |
4.7 |
4.7 |
1.0 |
CP(100毫克/升) |
6.2 |
6.8 |
0.9 |
乙烯利(1000毫克/升) |
19.6 |
3.7 |
5.3 |
整形素(10毫克/升) |
33.1 |
1.2 |
27.6 |
分析上表数据,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内源激素比例的平衡,从而影响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
B.该实验浓度下的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也是如此 |
C.花器官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
D.该实验浓度下的赤霉素、CP有利雌花的形成,整形素有利雄花的形成 |
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了( )
A.乙烯 | B.赤霉素 | C.脱落酸 | D.细胞分裂素 |
(多选)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关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
B.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
C.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 |
D.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上生长 |
如下两组实验示意图是生长素发现的实验。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左图是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右图是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琼脂块实验。②左图实验能够说明向光性的产生与尖端有关,感光部位:尖端。③右图实验能够说明产生促进生长物质的部位是尖端下部。④根据左图实验可以推测: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产生某种影响。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①②⑤ | D.①③④ |
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的一组激素是( )
A.生长素、乙烯 | B.乙烯、脱落酸 |
C.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 D.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
最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
A.茎的背地性 | B.茎的向光性 | C.植物的顶端优势 | D.无子番茄的培育 |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
B. | 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
C. | 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
D. | 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
将生长素正确处理过的插条,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其生根状况是()
A. | 形态学下端生根 | B. | 两端都生根,形态学下端数量较多 |
C. | 形态学上端生根 | D. | 两端都生根,数量基本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