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下列关于《生物实践技术》中有关实验操作或说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果胶酶处理苹果泥时,为了提高出汁率,可采取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的措施
B.实验室制作葡萄酒时,葡萄浆不装满发酵瓶,留有1/3 空间,密闭发酵时要适时排气
C.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
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应给予适当光照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光合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关于酒精的鉴定及酒精在相关实验中运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酒精作为提取剂提取色素
B.用苏丹III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
C.在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D.用15%盐酸和95%酒精的1:1混合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②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③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测定
④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进行
B.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对显色反应样品进行目测,可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D.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与氯化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提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关于发酵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初期的气体是O2 B.发酵初期的气体是CO2
C.发酵后期的醋酸菌是无氧呼吸 D.发酵后期的pH升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过程,错误的是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通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 ℃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为醋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下面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乳酸菌发酵的初期,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助
B.进入乳酸菌发酵的中期,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
C.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
D.进入发酵中期,泡菜坛内各种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
C.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
D.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酒厂把糖化后的淀粉加入发酵罐,接种酵母菌后,酒精产量明显减少,检测发现发酵罐密闭不严,试分析反应的其他结果是

A.酵母菌量减少
B.糖化淀粉的消耗量减少
C.CO2的释放量减少
D.酵母菌量、CO2的释放量、糖化淀粉的消耗量都增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有(   )

A.过程②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
B.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1/4
C.过程②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在此过程中必须使用一定量的植物激素
D.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5℃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   )

A.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B.用班氏试剂鉴定还原糖
C.PCR技术生产目的基因
D.制备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固体培养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对洋葱根尖解离不充分,会观察到细胞重叠
B.制作腐乳时加盐过多,会导致腐乳过硬、影响口味
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酵母菌计数时,统计值比实际活菌数多
D.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凝胶珠在CaCl2溶液中浸泡时间过长,会使固定细胞偏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取材:鸡血细胞;原因:有细胞核,其他动物的血细胞都没有细胞核
B.粗提取: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原因:DNA在其中的溶解度不同
C.提纯:95%的冷酒精;原因:DNA溶于酒精,蛋白质等杂质不溶于酒精
D.鉴定:二苯胺试剂;原因: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以一株植物的叶片或花药为外植体培育的植株基因型相同
B.培养过程中应给予适当光照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光合作用
C.愈伤组织可作为植物体细胞诱变的材料是因为细胞全能性高
D.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均需要植物激素的诱导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单细胞动物)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其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进而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错误的说法是(    )

A.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C.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以二分裂的增殖方式来繁殖后代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