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已知X、Y、Z、W、H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分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三个不同短周期。X、W同主族,Y、Z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的氢化物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的阴离子与H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H的单质能溶于W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中。试推断:
(1)X、Y两种元素的名称:X    、Y    
(2)H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3)由X、Y、Z所形成的属于强电解质的共价化合物M的化学式是       ,以金属铜和H的单质作电极,M的浓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正极反应式      ,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纯锌片、纯铜片和500 mL 0.1 mol·L-1的硫酸、导线、1 000 mL量筒。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利用原电池原理,制备一定量的氢气。

(1)如上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且1 000 mL量筒中已充满水,刚开始实验时,根据构成原电池必须满足的条件,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2)a的电极材料为            ,作原电池的         极;电子经外电路由           
(①a→b  ②b→a 填序号,下同)
(3)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反应时a极附近SO42-浓度          (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始终不变”);
(4)假设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当硫酸浓度降低一半时,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量筒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最接近      mL

A.400 B.500 C.600 D.700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和科研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利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NH4I发生反应:
a.NH4I(s) NH3(g)+HI(g)
b.2HI(g) H2(g)+I2(g)
则反应a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达到平衡后,扩大容器体积,反应b的移动方向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2)氮元素的+4价氧化物有两种,它们之间发生反应:2NO2N2O4△H < 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下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
B.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C.若反应在一绝热容器中进行,则b、c两点的平衡常数Kb>Kc
D.d点:(正)> (逆)

(3)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原电池,能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装置如图所示。

①电极a为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当有2.24 L NO2(标准状况下)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____________mol
③为使电池持续放电,该离子交换膜需选用_______(选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4)使用硼氢化钠(NaBH4)为诱导剂,可使Co2+与肼(N2H4)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得高纯度纳米钴,该过程不产生有毒气体。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纳米钴的催化作用下,肼(N2H4)可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为抑制肼的分解,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雾霾由多种污染物形成,其中包含颗粒物(包括PM2.5在内)、氮氧化物(NOx)、CO、SO2等。化学在解决雾霾污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
2NO(g)+O2(g)2NO2(g)    ΔH=-113.0 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    ΔH=_________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____。
a.体系密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2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5,则平衡常数K=_______。
(2)CO、CO2都可用于合成甲醇。
①CO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O2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
下图是科学家现正研发的,以实现上述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装置。写出甲槽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

(3)下图是一种用NH3脱除烟气中NO的原理。

①该脱硝原理中,NO最终转化为H2O和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当消耗2 mol NH3和0.5 molO2时,除去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L。
(4)NO直接催化分解(生成N2和O2)也是一种脱硝途径。在不同条件下,NO的分解产物不同。在高压下,NO在40℃下分解生成两种化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写出NO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 + 11O2 = 4B2O3 + 2V2O5。用该电池为电源,选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外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B装置内共收集到0.448L气体(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 + 11H2O - 22e- = V2O5 + 2B2O3 + 22H+
B.外电路中电子由c电极流向VB2电极
C.电解过程中,c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后有气泡产生
D.若B装置内的液体体积为100 mL,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砷(A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1)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     族,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NH3      (填“强”或“弱”)。
(2)砷的常见氧化物有As2O3和As2O5,其中As2O5热稳定性差。根据下图写出As2O5分解为As2O3的热化学方程式:                             

(3)砷酸盐可发生如下反应:AsO43-+2I+2H+ AsO33-+I2+H2O。下图装置中,C1、C2是石墨电极。

①A中盛有棕色的KI和I2的混合溶液,B中盛有无色的Na3AsO4和Na3AsO3的混合溶液,当连接开关K,并向B中滴加浓盐酸时发现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向右偏转。此时C2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②一段时间后,当电流计指针回到中间“0”位时,再向B中滴加过量浓NaOH溶液,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______(填“不动”、“向左偏”或“向右偏”)。
(4)利用(3)中反应可测定含As2O3和As2O5的试样中的各组分含量(所含杂质对测定无影响),过程如下:
①将试样溶于NaOH溶液,得到含AsO43-和AsO33-的混合溶液。
As2O5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上述混合液用0.02500 mol·L-1的I2溶液滴定,消耗I2溶液20.00 mL。滴定完毕后,使溶液呈酸性,加入过量的KI,析出的I2又用0.1000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30.00 mL。(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试样中As2O5的质量是      g。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气中CO2含量偏高会产生温室效应,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CO2的用途广泛,合理使用则可缓解由CO2累积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实现CO2的良性循环。
(1)一定条件下CO2可制得Na2CO3、NaHCO3等。
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溶液,碱性前者    后者(填“>”“<”或“=”)。
②有下列五种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电解质溶液,将其稀释相同倍数时,其中pH变化最大的是  (填字母编号)。

A.Na2CO3
B.NaHCO3
C.NaAlO2
D.CH3COONa

E.NaOH
(2)已知反应Fe(s)+CO2(g)FeO(s)+CO(g) ΔH=a kJ/mol,测得在不同温度下,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温度(℃)
300
500
700
K
3.00
3.47
4.40

上述反应中a_______0(填“>”、“<”或“=”);在2L密闭容器中300℃下进行反应,若Fe和CO2的起始量均为4 mol,当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目前工业上可以用CO2和H2在230℃、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蒸汽和水蒸气。下图为恒压容器中0.5 mol CO2和1.5 mol H2反应转化率达80%时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下图是制备HCOOH的示意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催化剂b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经测定,若每分钟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的物质
的量为40mol,则每小时可产生O2     Kg。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碳粉,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得到多种化工原料,有关数据下表所示:
溶解度/(/100水)

化合物
近似值
10-17
10-17
10-39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维持电流强度为0.5,电池工作五分钟,理论上消耗。(已经=96500
(3)废电池糊状填充物加水处理后,过滤,滤液中主要有,二者可通过分离回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欲从中得到较纯的,最简便的方法是,其原理是
(4)用废电池的锌皮制备的过程中,需去除少量杂质铁,其方法是:加稀硫酸和溶解,铁变为,加碱调节至时,铁刚好完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10-5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继续加碱调节至时,锌开始沉淀(假定浓度为0.1)。若上述过程不加后果是,原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LiFePO4电池)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它把正极与负极隔开,锂离子可以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1-xFePO4+ LixC6="=" C6 + LiFePO4

(1)磷酸铁锂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2)若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阴极质量增重19.2g时,则电池中通过聚合物隔膜的Li +数目为       
(3)以该电池为电源,用Fe2O3为阳极,石墨为阴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4)学生在实验时若被白磷(以P表示)灼伤,可用硫酸铜溶液涂抹伤处,有铜和H3PO4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05,通常认为反应进行得较完全;相反,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10-5,则认为这个反应很难进行。已知常温下各物质的溶度积及电离平衡常数:
CuS:Ksp=8.4×10-36mol2·L-2;H2S:Ka1=1.2×10-7mol·L-1,Ka2=7×10-15mol·L-1
①通过计算说明反应CuS(s)+2HCu2+H2S进行的程度                
②常温下,NaHS溶液呈碱性,此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若向此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pH       7(填“>”“<”或“﹦”),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氧化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处理与利用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
(1)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CO,有利于减少PM2.5的排放。已知如下信息:
I.
II.N2(g)+ O2(g) 2NO(g)    ΔH1
2CO(g) + O2(g) 2CO2 (g)     ΔH2=" -565" kJ·mol-1
①ΔH1=          
②在催化剂作用下NO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电化学气敏传感器法测定汽车尾气。其中CO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工作电极的反应式为
(3)工业上可以用NaOH溶液或氨水吸收过量的SO2,分别生成NaHSO3、NH4HSO3,其水溶液均呈酸性。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两种酸式盐的水溶液中c(SO32-)较小的是     ,用文字和化学用语解释原因       

(4)T℃时,在 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Fe3O4、CO各1.0 mol ,10 min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O2的浓度是0.4 mol /L。
①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选填字母)。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容器内CO、CO2物质的量比为1 : 1
c.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d.生成CO2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②l0 min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 (CO2)=            
③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分)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和科研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利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NH4I发生反应:

则反应a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达到平衡后,扩大容器体积,反应b的移动方向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2)氮元素的+4价氧化物有两种,它们之间发生反应:2NO2N2O4∆H < 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下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
B.c点与a点相比,增大,减小
C.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b、c两点的平衡常数Kb>Kc
D.d点:(正)> (逆)

(3)利用反应构成原电池,能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装置如图所示。

①电极a为____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有2.24LNO2(标准状况下)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____________mol。
③为使电池持续放电,该离子交换膜需选用____________交换膜。
(4)使用硼氢化钠(NaBH4)为诱导剂,可使Co2+与肼(N2H4)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得高纯度纳米钴,该过程不产生有毒气体。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纳米钴的催化作用下,肼(N2H4)可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为抑制肼的分解,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在许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1)湿法制备K2FeO4:在KOH溶液中,用KClO直接氧化Fe(NO3)3即可制得K2Fe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K2FeO4:样品纯度:i.称取样品mg,加入到盛有过量碱性亚铬酸钠[NaCr(OH)4]溶液的锥形瓶中充分反应;ii.将所得铬酸钠(Na2CrO4)溶液酸化;iii.在所得Na2Cr2O7溶液中加入8—9滴二苯胺磺酸钠溶液作指示剂,用c  mol·L-1(NH4)2Fe(SO4)2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体积为V mL。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ⅰ._Cr(OH)4-+_FeO42- +__=__Fe(OH)3(H2O)3↓+__CrO42-+__
ⅱ.2CrO42- + 2H+=Cr2O72- + H2O;
ⅲ.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
①配平方程式i;
②利用上述数据计算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3)高铁酸盐在水溶液中有四种含铁形体。2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pH=2.2时,溶液中主要含铁形体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为获得尽可能纯净的高铁酸盐,pH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
②已知H3FeO4的电离常数分别为:
当PH=4时,溶液中=___________。
③向pH=6的高铁酸盐溶液中加入K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某新型电池以金属锂为负极,K2FeO4为正极,溶有LiPF6的有机溶剂为电解质。工作时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K2FeO4晶体中,生成K2Li2FeO4。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可形成A2B和A2B2两种共价化合物,B、C同主族且可形成CB2和CB3两种化合物。完成下列问题。
(1)C的名称为________
(2)写出表示非金属性C<D的化学方程式(任一个):________             
(3)金属元素E是中学化学常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该元素可与D形成ED2和ED3两种化合物。将E的单质浸入ED3溶液中,溶液由黄色逐渐变为浅绿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请依据(4)中的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要求:画出实验装置图,注明电解质溶液名称、正负极及正负极材料,并标出电子移动方向,写出负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别按下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G为电流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

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
(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甲为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
(3)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I(1)某同学做如下实验,以检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中发现反应后(a)中温度升高,由此可以判断(a)中反应是__________热反应;(b)中温度降低,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__________其生成物的总能量。
(2)下列反应:①氢氧化钠与硫酸,②一氧化碳与氧气,③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④金属铜与硝酸银。其中(用序号填空):
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1)有下列几种物质
A.金刚石和石墨   
B.C2H6和C5H12   
C.C2H4和C2H6
D.CH3CH2CH2CH3和CH3CH(CH32   
E.35Cl和37Cl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
(2)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则它们可能是(   )
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B.一定是两种不同的离子
C.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D.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III:(1)C7H16名称        
(2)指出下列反应的类型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验证原电池的效果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