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mL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42g氢氧化钡固体,充分反应后(若溶液体积不变),过滤、干燥得沉淀2.33g,经测定滤液pH=13。试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多少?
将2.0 mol/L CuSO4溶液和1.0 mol/L 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计算:
(1)混合液中CuSO4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混合液中Cu2+、 H+、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在标准状况下进行下列实验:甲、乙、丙各取100mL同浓度的盐酸,加入同一镁、铝合金,产生气体,测得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实验序号 |
甲 |
乙 |
丙 |
合金质量 |
0.390g |
0.702g |
0.936g |
气体体积 |
448mL |
672mL |
672mL |
分析上表数据后计算: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合金中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
(3)在实验甲反应后溶液中加入过量 0.2mol·L-1的NaOH溶液,欲使生成的沉淀最少,至少应加入多少毫升0.2mol·L-1的NaOH溶液?
某气体混合物含有氢气,二氧化碳和45%(体积)的氮气。它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2.2,试求氢气和二氧化碳在混合气体中各自的体积百分含量
用20.0g烧碱配制成500mL溶液。
(1)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2)若从上述溶液中取出10mL用水稀释到250m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1)1 L Na2SO4溶液中,如果含钠元素的质量是2.3 g,溶液中 SO42- 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mol/L。
(2)如果实验室没有 Na2SO4,可用 NaOH 和 H2SO4反应配制 Na2SO4溶液,从理论上计算,配制符合(1)的要求的 Na2SO4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为________g 和 1.0 mol/L硫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 mL。(说明:按计算用量混合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 L
即可)
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O2中恰好完全反应:XY2(l)+3O2(g)=XO2(g)+2YO2(g),其中l、g分别表示物质为液体、气体。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672mL,密度为2.56 g・L-1,,写出(1)和(2)的简要计算过程。
(1)反应前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
(3)在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16,则X、Y两元素分别为______和______(写元素名称)。
已知: MnO2 +4HCl(浓) △ === MnCl2 + Cl2↑+ 2H2O。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溶解在100mL 过量的浓盐酸中,当反应生成 4.48L 氯气(标况)时,剩余溶液中盐酸的浓度为1mol/L(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请计算:
⑴反应耗用MnO2的质量
⑵被氧化的HCl物质的量
(3)原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4分)已知SO2、SO3的混合气体质量共20.8 g,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 L,试求混合气体中SO2、SO3的质量及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11分) 将标准状况下的11.2L氨气溶于100mL水中,得到密度为0.868 g·cm-3的氨水。(不考虑氨气与水的反应)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mol;溶液的体积= L;
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2)若取上述氨水30.0mL与70.0mL2.00mol·L-1的AlCl3溶液相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g。
(3)若取某浓度的NaOH溶液50.0mL与50.0mL2.00mol·L-1的AlCl3溶液相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测得溶液中铝元素与沉淀中铝元素质量相等,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硫酸和盐酸组成的混合液100 mL,与3.42g氢氧化钡粉末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沉淀2.33g。则分别计算原混合液中硫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设溶液总体积始终不变)
将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4.48 L溶于水形成100 mL溶液,然后与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计算:(1)所得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3)生成的H2的体积(标况)。
(4)将生成的FeCl2配成400 mL溶液,此溶液中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能制取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现将23.2g含MnO2的质量分数为75%的软锰矿石与足量10mol/L浓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把反应后所得溶液稀释成200ml。计算:
(1)生成的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2)参加反应的浓盐酸的体积。
(3)稀释后溶液中MnCl2的物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