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KMnO4氧化密度为1.19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36. 5%的HCl溶液。反应方程式如下:
KMnO4+ HCl=== KCl+ MnCl2+ Cl2↑+ H2O
(1)请配平方程,并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情况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15.8gKMnO4能氧化 mol的HCl,转移电子数约为
铁氧体(Fe3O4)法是处理含铬废水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用FeSO4把废水中Cr2O72-还原为Cr3+,并通过调节废水的pH,使生成物组成符合类似于铁氧体(Fe3O4或Fe2O3·FeO)的复合氧化物。 处理含1 mol Cr2O72-废水至少需要加入a mol FeSO4·7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1,a=5 | B.x=0.5,a=8 |
C.x=2,a=10 | D.x=0.5,a=10 |
R2O8n-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O4- ,若反应中R2O8n-变为RO42-,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
A.1 | B.2 | C.3 | D.4 |
FeO易被氧化,配平:
_______FeO+_______HNO3(稀)=_______Fe(NO3)3+________NO↑+________H2O,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若反应中转移了0.15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L。
硫酸硫酸钠可作为脱氧剂,已知25.0mL0.100 mol•L-1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A.S2- | B.S | C.SO42- | D.SO32- |
已知氯气和NaOH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 | B.11:3 | C.3:1 | D.4:1 |
38.4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下),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A.1mol | B.1.6 mol | C.2.2 mol | D.2.4 mol |
将1.92g铜粉与500mL一定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此时,测得溶液中H+浓度为0.02mol/L,则原硝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 )
A.0.12mol | B.0.11mol | C.0.09mol | D.0.08mol |
当三份铜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浓硝酸、热的浓硫酸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三份铜粉的质量比为( )
A.3:1:2 | B.3:2:2 | C.1:1:2 | D.1:3:2 |
500mL 18.4 mol•L-1硫酸与足量的铜片加热反应,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
A.0.92mol | B.大于0.46mol 小于0.92mol |
C.0.46mol | D.小于0.46mol |
氮化硅(Si3N4)是一种具有耐高温等优异性能的新型陶瓷,工业上可用下列方法制取:
工业上可用下列方法制取:3SiO2+6C+2N2Si3N4+6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硅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
B.氮化硅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
C.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SiO2是氧化剂 |
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 Si3N4,N2得到6mol电子 |
12 ml 0.1mol/L的亚硫酸(H2SO3)溶液,恰好跟20ml浓度为0.02mol/L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产物之一为H2SO4,则元素铬(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A.+1 | B.+2 | C.+3 | D.+6 |
实验室常利用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来制取氯气。
(1)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填化学式,下同) ,氧化产物是________。
(3)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4)若有0.5 mol MnO2完全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 与ClO3-的离子个数比为3∶1,则Cl2与Na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比为 ( )
A.21∶5 | B.2∶1 | C.4∶1 | D.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