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和NO2充入试管,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
A.1/2 | B.1/3 | C.3/8 | D.2/3 |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
a中的物质 |
b中的物质 |
c中的物质 |
d中的物质 |
A |
浓氨水 |
CaO |
NH3 |
H2O |
B |
浓硫酸 |
Na2SO3 |
SO2 |
NaOH溶液 |
C |
稀硝酸 |
Cu |
NO2 |
H2O |
D |
浓盐酸 |
MnO2 |
Cl2 |
NaOH溶液 |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
X. |
Y |
Z |
① |
NaOH溶液 |
Al(OH)3 |
稀硫酸 |
② |
KOH溶液 |
SiO2 |
浓盐酸 |
③ |
O2 |
N2 |
H2 |
④ |
FeCl3溶液 |
Cu |
浓硝酸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③试管中的现象是( )
A.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
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
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无明显现象,因稀硫酸不与铜反应 |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他的成就之一是证实了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进行的反应,开创了表面化学的方法论。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是该过程的最终产物 |
B.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
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是CO2和NO |
D.该催化转化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 +O2 +4CO 4CO2+N2 |
能选用右图装置正确完成的实验是
A.用铅粒与稀硫酸制取并收集H2 |
B.用少量MnO2和H2O2制取并收集O2 |
C.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并收集NH3 |
D.用浓硫酸和浓盐酸制取并收集HCl |
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都是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
A.Al→Al2O3→Al(OH)3→NaAlO2 | B.Fe→FeO→Fe(OH)2→Fe(OH)3 |
C.S→SO3→H2SO4→MgSO4 | D.N2→NO→NO2→HNO3 |
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比较,相等的是( )
A.铜片消耗完所需时间 | B.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 |
C.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 | D.反应后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 |
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均可用铝制容器运输 |
B.常温下均能与铜较快反应 |
C.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质量都减少 |
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质量都增大 |
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SO2 | B.CO | C.N2 | D.NO |
下列有关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B.通过闪电产生NO属于高能固氮
C.硝酸盐被细菌分解为氮气过程,氮元素一定被氧化
D.C、H、O也参与自然界中氮循环
下列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H3 | B.NO2 | C.NO | D.SO2 |
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吸水性 | B.露置于空气中都能形成白雾 |
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 | D.露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均减轻 |
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木炭投入到热的浓硫酸中 | B.木炭投入到热的浓硝酸中 |
C.铜片投入到冷的浓硫酸中 | D.铜片投入到冷的浓硝酸中 |
下列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NO | B.NO2 | C.SO2 | D.N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