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实验题
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C,例如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化学式是C6H8O6,人体缺乏这样的维生素能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牌子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请完成下面的测定实验分析报告。
(一)测定目的:测定××牌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二)测定原理:C6H8O6+I2 →C6H6O6+2H+2I
(三)实验用品及试剂: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试剂:指示剂             (填名称),浓度为7.50×10-3mol·L-1的I2标准溶液、蒸馏水等。
(四)实验过程
(1)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2)用                (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移入20.00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
(3)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            (填部位),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直到滴定终点。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是                    
(4)数据记录与处理:若经数据处理,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的体积是15.00mL,则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           mg/L。
(五)问题讨论:从分析数据看,此软包装橙汁是否是纯天然橙汁?          (填“是”或“不是”或“可能是”)。制造商最可能采取的做法是            (填编号):
A.加水稀释天然橙汁    B.橙汁已被浓缩     C.将维生素C作为添加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90℃时,Kw = 1.0´10-12,在90℃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溶液pH=7,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A.1:9 B.9:1 C.10:1 D.1:10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将pH=3的盐酸a 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后,混合液均呈中性:
①1×10-3 mol·L-1的氨水b L
②c(OH)=1×10-3 mol·L-1的氨水c L
③c(OH)=1×10-3 mol·L-1的Ba(OH)2溶液d L其中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d>c B.a=b>c>d C.b>a=d>c D.c>a=d>b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Na2CO3、H2SO4、Ba(OH)2三种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都相等的溶液,若以不同顺序将它们中的两种混合起来,出现沉淀后过滤,再将滤液与第三种溶液混合起来,最终所得的溶液(  )

A.可能呈酸性 B.可能呈中性 C.一定呈碱性 D.一定呈中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填写下列相关内容:
(1)在常温下,将体积为VaL、pH为a的稀硫酸和体积为VbL、pH为b的烧碱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如果a+b=15,则Va:Vb=___________。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3.在此温度下,将pH=a的硫酸溶液VaL与pH=b的NaOH溶液V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如果a+b=12,则Va:Vb=___________。
(2)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Ba(OH)2、NH3·H2O、NaOH三种稀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的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种关系为______________(用“V1、V2、V3”和“>、<、=”表示)。
(3)今有A.盐酸  B.醋酸  C.硫酸三种酸。
①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氢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酸的序号并用符号“>、<、=”连接,下同)
②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粒,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同温同压下),则开始反应时速率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反应所用时间长短关系是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应水解方程式正确的是

A.AlCl3+3H2O=Al(OH)3+3HCl
B.Na2CO3+2H2OH2CO3+2NaOH
C.碳酸氢钠溶液:HCO3+H2OH2CO3+OH
D.NH4Cl溶于D2O中:NH4+D2ONH3·D2O+H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室温下,用0.10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I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V(NaOH) =20.00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
C.pH=7时,滴定醋酸消耗V(NaOH)小于20ml
D.V(NaOH) =10.00ml时,醋酸溶液中: 2c(OH)-2 c(H )= c(CH3COO)- c(CH3COOH)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c(HCN)<c(CN) B.c(Na)=c(CN)
C.c(HCN)-c(CN)=c(OH) D.c(HCN)+c(CN)=0.1mol·L-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进行测定。
(1)在高温下将 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O2(气体a)。
(2)将气体 a通入测硫装置中(如右图 1),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
①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①的吸收液稀释至250mL,取1/10该溶液进行滴定,用酸式滴定管取液时赶走气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c mol/L 标准NaOH溶液滴定取出的溶液,则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_,直至加入最后一滴 NaOH 溶液时,溶液颜色____________,即可停止滴定。
④某次滴定前后,NaOH在滴定前溶液的液面在0.30mL处,滴定结束时液面在溶液的液面如图2,其体积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滴定3次,消耗NaOH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 z mL,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用 x、c、z表示)。
⑤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
a.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b.加入 1mL 酸碱指示剂
c.滴定终点时,尖嘴出现气泡          d.滴定终点俯视滴定管的刻度

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下图),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

⑥为准确测定 CO2,需除去SO2的干扰,除去 SO2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⑦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去掉装置 E,测得碳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小”、“无影响”或“偏大”)
⑧上述操作中,测定CO2前先除去SO2,但测定SO2前却没除CO2,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说明如何改正;若合理,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 的溶液中:Fe2、NO3、SO24、Na
B.由水电离出的 c(H)=1×10-14mol/L 的溶液中:Ca2、Cl、HCO3、K
C.c(H)/c(OH)=1×1012的溶液中:NH4、Cl、NO3、Al3
D.c(Fe3)=0.1mol/L 的溶液中:K、ClO、SO42、SCN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溶液、氨水、醋酸、盐酸、NH4HSO4溶液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B、D均能与pH=3的A溶液反应,当它们以等物质的量混合时均能恰好反应,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前者呈酸性,后者呈中性;
②浓度均为0.1mol/LC与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回答下列问题:

(1)D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E是__________;
(2)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B和C混合后溶液,升高温度(溶质不会分解)溶液pH随温度变化如图中__________曲线(填写序号).
(3)室温下,向0.01mol/LC溶液中滴加0.01mol/L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4)写出C的稀溶液和足量的D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定量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碱中和滴定——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①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温度计、量筒、玻璃棒、烧杯。若要进行中和滴定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③若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则所测得NaOH溶液浓度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氧化还原滴定——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草酸(H2C2O4)溶液。
①课外小组里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两种滴定方式(夹持部分略去),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最后取得共识,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符号)。

②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③某次滴定时记录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0.50mL,滴定后液面如下图,则此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溶液中的行为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
(1)25 ℃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c(H)=1×10-10 mol/L,该溶液pH为_______________。
(2)25 ℃时,测得亚硫酸氢钠溶液的pH<7,解释该溶液显酸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并作适当解释)                                        
(3)电离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物理量。已知:

化学式
电离常数(25 ℃)
HCN
K=4.9×10-10
HClO
K=3×10-8
H2CO3
K1=4.3×10-7、K2=5.6×10-11

25 ℃时,将浓度相同的四种盐溶液:① NaCN ② NaClO ③ Na2CO3 ④ NaHCO3,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填序号),向84消毒液中通入少量的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5 ℃时,将n mol·L-1的氨水与0.2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1,H-H键的键能是436.0 kJ·mol-1;由N2和H2合成1mol NH3时可放出46.2kJ的热量。N-H键的键能是_________
(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                      
已知常温下NO与O2反应生成1molNO2的焓变为-57.07KJ,1mol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溶液和NO的焓变为-46KJ,写出NO与O2及水生成HNO3溶液的热化学方程式②                    
(3)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 = 2×10-7mol/L,则此时c(OH-) =________mol/L,该纯水的pH_______(填“>7”、“<7”、“=7”)。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 = 5×10-6mol/L,则c(OH-) =________mol/.
(4)纳米MgO可用于尿素与氯化镁合成。某小组研究该反应在温度为378~398K时的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其产率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编号
温度/K
反应时间/h
反应物物质的量配比
实验目的
 ①
378
3
3:1
实验②和④探究a         
实验②和 探究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378
4
4:1

378
3
   c  

398
4
4: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