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某同学以反应2Fe3+2I2Fe2+I2为原理,研究浓度对氧化还原性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实验如下图:

(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II,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                  
(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                      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 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右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             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滴加0.01 mol·L-1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原因是                                        
②该实验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                                   
(6)实验I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Fe3+、Br2哪一个的氧化性更强?
(2)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所致。
3)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供选用的试剂:

A.酚酞试液 B.CCl4 C.无水酒精 D.KSCN溶液

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方案2
 
 

  (4)应用与拓展
①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l~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H2O2、SO2、Br2氧化性强弱,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
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
ⅱ.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
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ⅲ.打开B中分流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H2O2>SO2
①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认为在滴加浓硫酸之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
②丙同学认为还应该在B和C之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③将乙和丙同学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H2O2>SO2
(3)ⅲ中滴入少量H2O2没有明显变化。提出假设:
观点1:H2O2的量少不能氧化Br―        观点2:B中有未反应的H2SO3
为验证观点2,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全部实验,得出结论:H2O2、SO2、Br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H2O2、H2SO3、Br2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打开活塞a,滴加氯水,关闭活塞a
A中溶液变为红棕色。
II
吹入热空气
A中红棕色明显变浅;B中有气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混合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III
停止吹入空气,打开活塞b,逐滴加入H2O2溶液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实验操作II吹入热空气的目的是                           
(3)装置C的作用是                     ,C中盛放的药品是          
(4)实验操作III,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5)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6)实验反思:①有同学认为实验操作II吹入的热空气,会干扰(5)中结论的得出,你认为是否干扰,理由是                                            
②实验操作III,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某校学生化学实验小组,为验证非金属元素氯的氧化性强于硫和氮,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1)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实验中证明氧化性Cl2>S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D中干燥管中产生大量白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D中的现象并不能说明氯的氧化性大于氮,需要在C之前加装洗气装置,该装置中盛装的试剂名称为____
(5)E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为了验证Fe3是否能氧化H2SO3生成SO,他用50 mL 0.1 mol·L1 FeCl3溶液吸收制取SO2气体的尾气后,进行以下实验:
(1)检验吸收液中的SO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Fe3能够把H2SO3氧化成SO42—
(2)请完成并配平上述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
2FeCl3+SO2+________===________+H2SO4+________,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吸收液中除了含有H、Cl、SO42—以外,对其他成分(Fe3、Fe2、H2SO3)的可能组合进行探究:
①提出假设。假设1:溶液中存在Fe3、Fe2
假设2:溶液中存在________。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假设。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试管、滴管、0.1 mol·L1KMnO4溶液、0.1 mol·L1KSCN溶液、品红稀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用试管取样品溶液2~3 mL,再用滴管取_________
若出现红色,则假设1成立;若未出现红色,则假设1不成立(或假设2成立)
步骤2:
 
步骤3: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     ____.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        _        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下面是某同学完成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①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氯、溴、碘
②NaBr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③KI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实验药品:KBr溶液、KI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实验设计如下,请回答: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CCl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4)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办法是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小组对“Br2和I2能否将Fe2+氧化为Fe3+”这一课题进行实验和探究。请你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
(1)提出合理的假设
假设1: Br2和I2都可以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2: Br2和I2都不能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3:
(2)实验验证
在大试管中加适量铁粉,加入10 mL 稀硫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将所得的FeSO4溶液稀释到200mL,备用。
实验Ⅰ:向试管1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溴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实验Ⅱ:向试管2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3)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讨论
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Ⅰ的现象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②乙同学认为应该补充实验,才能得出甲的结论。乙的实验操作以及预期现象是                                                                    
③该小组同学对实验Ⅱ中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展开了讨论:
可能1:碘水与 FeSO4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可能2:                                        
丙同学和丁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丙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0.5mLCCl4,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上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丁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加入0.5mL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下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你认为          方案为最佳方案,理由是                                     
(4)拓展延伸
①为准确测定此实验所用的FeSO4溶液的浓度,某同学补充了以下实验:
滴定:量取20.00mL稀释后得到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将0.0200mol/LKMnO4标准溶液装入50mL中,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V mL。
②计算:此实验中所用的Fe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要求只列出算式,不需运算)。
(已知反应式:Fe2+ + MnO4 +H+ — Fe3+ + Mn2+ + H2O,未配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2)提出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因为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因为含有       
(3)设计实验并验证: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
a.酚酞试液        b.四氯化碳       c.无水酒精       d.硫氰化钾溶液
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方案2
 
 

 
(4)应用与拓展:
①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在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 L 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的Br被氧化成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课外小组学生对Cl2与FeBr2溶液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 作
现 象
取0.1 mol/L的FeBr2溶液10 mL,测溶液的pH
pH试纸变红(约为4)

ⅰ.开始通入100 mL(折合标准状况),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黄;
ⅱ.稍后,继续通入Cl2,溶液黄色加深,变为棕黄色;
iii.稍后,溶液由棕黄色变浅,最终变为黄色

 
(1)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是                                  
(2)pH≈4的原因是                                 (用化学用语表示)。
(3)现象i中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黄。某学生猜测可能原因:①Cl2将Fe2+氧化为Fe3+,使溶液呈黄色;②Cl2将Br氧化为Br2,使溶液呈黄色。证明原因①的实验方案是       ;证明原因②的实验方案是                               
(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棕黄色。部分学生猜测①:可能是Cl2先将Fe2+氧化生成Fe3+,Cl2又继续氧化Br生成Br2。部分学生猜测②:可能是Cl2先将Fe2+氧化生成Fe3+,Fe3+将Br氧化生成Br2。某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完成下列表格:
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取2 mL FeCl2溶液,滴加少量氯水、2滴KSCN溶液,振荡
 
 
Cl2的氧化性强于Fe3+
b
取2 mL FeCl3溶液,滴加少量溴化钠溶液和少量CCl4,振荡
CCl4层没有明显变化
 
 
c
                                
CCl4层由无色变为橙黄色
Cl2的氧化性强于Br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FeBr2是一种黄绿色鳞片状的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它的还原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I.实验需要90mL 0.10mol·L1FeBr2溶液
(1)配制FeBr2溶液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下列有关配制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为1.944g的FeBr2  
b.将称量的FeBr2放入容量瓶中,加90mL蒸馏水溶解
c.洗涤溶解FeBr2的烧杯,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d.容量瓶贴签存放配好的FeBr2溶液
e.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配制的FeBr2溶液浓度偏高
II.探究FeBr2的还原性
取10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
假设1:Br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
假设2:Fe2+被Cl2氧化成Fe3+
(3)请你完成下表,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
结论
①向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操作          
现象                            
假设1正确
②向溶液中另入            
现象                 
假设2正确

若假设1正确,从实验①分离出Br2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4)若在50mL上述FeBr2溶液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 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为比较酸性条件下ClO、S、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如下(每步操作进行前均通一段时间N2,排出装置内原有气体。):
1、打开活塞c,向装置B滴加次氯酸钠溶液,溶液立即变为黄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B中液面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时,立即关闭活塞c。
2、用注射器取出少量装置B中的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3、打开活塞b,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关闭活塞b,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变浑浊。
4、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取出少量装置B中的上层清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添加药品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2) 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步骤3中导致浑浊的物质是          
(4) 步骤4是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甲同学认为后续操作应是滴加酸性KMnO4溶液,但乙同学认为该方法不妥,原因是                                 ;合理的操作及实验现象应该是                                                      
(5)分析实验现象,可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原因是什么?Br2能否氧化Fe2,Fe3与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1)甲同学认为:Br2不能氧化Fe2,Fe3的氧化性大于Br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不是化学反应所致,溶液呈黄色是含       (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2)乙同学认为:Br2将Fe2氧化为Fe3,Fe3的氧化性小于Br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所致。
(3)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择下列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剂;b.CCl4;c.无水酒精;d.KSCN溶液。请你在下表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方案2
 

 
(4)氧化性:Br2>Fe3,故在FeCl2中滴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在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 L 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
氧化性:IO3->Fe3>I2;还原性:S2O32->I
3I2+6OH=IO3-+5I+3H2O;KI+I2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
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___________ (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_______。

A.Na2S2O3 B.AlCl3 C.Na2CO3 D.NaNO2

(4)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