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2)提出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因为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因为含有       
(3)设计实验并验证: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
a.酚酞试液        b.四氯化碳       c.无水酒精       d.硫氰化钾溶液
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方案2
 
 

 
(4)应用与拓展:
①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在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 L 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的Br被氧化成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课外小组学生对Cl2与FeBr2溶液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 作
现 象
取0.1 mol/L的FeBr2溶液10 mL,测溶液的pH
pH试纸变红(约为4)

ⅰ.开始通入100 mL(折合标准状况),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黄;
ⅱ.稍后,继续通入Cl2,溶液黄色加深,变为棕黄色;
iii.稍后,溶液由棕黄色变浅,最终变为黄色

 
(1)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是                                  
(2)pH≈4的原因是                                 (用化学用语表示)。
(3)现象i中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黄。某学生猜测可能原因:①Cl2将Fe2+氧化为Fe3+,使溶液呈黄色;②Cl2将Br氧化为Br2,使溶液呈黄色。证明原因①的实验方案是       ;证明原因②的实验方案是                               
(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棕黄色。部分学生猜测①:可能是Cl2先将Fe2+氧化生成Fe3+,Cl2又继续氧化Br生成Br2。部分学生猜测②:可能是Cl2先将Fe2+氧化生成Fe3+,Fe3+将Br氧化生成Br2。某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完成下列表格:
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取2 mL FeCl2溶液,滴加少量氯水、2滴KSCN溶液,振荡
 
 
Cl2的氧化性强于Fe3+
b
取2 mL FeCl3溶液,滴加少量溴化钠溶液和少量CCl4,振荡
CCl4层没有明显变化
 
 
c
                                
CCl4层由无色变为橙黄色
Cl2的氧化性强于Br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H2O2、SO2、Br2氧化性强弱,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
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
ⅱ.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
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ⅲ.打开B中分流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H2O2>SO2
①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认为在滴加浓硫酸之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__。
②丙同学认为还应该在B和C之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③将乙和丙同学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H2O2>SO2
(3)ⅲ中滴入少量H2O2没有明显变化。提出假设:
观点1:H2O2的量少不能氧化Br
观点2:B中有未反应的H2SO3
为验证观点2,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全部实验,得出结论:H2O2、SO2、Br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验证Cl2、Br2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氯水、溴水、NaCl溶液、NaBr溶液、酒精、四氯化碳)实验步骤如下图,填写图中的空白。

(1)2 mL 试剂              ;加入少量          试剂;再加入            
试剂; 现象:                                                     
(2)可以证明Cl2的氧化性____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Br2的氧化性;氯元素的非金属性 ____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_溴元素的非金属性。
( 3 )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4,要使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7∶1∶1,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FeBr2是一种黄绿色鳞片状的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它的还原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I.实验需要90mL 0.10mol·L1FeBr2溶液
(1)配制FeBr2溶液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下列有关配制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为1.944g的FeBr2  
b.将称量的FeBr2放入容量瓶中,加90mL蒸馏水溶解
c.洗涤溶解FeBr2的烧杯,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d.容量瓶贴签存放配好的FeBr2溶液
e.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配制的FeBr2溶液浓度偏高
II.探究FeBr2的还原性
取10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
假设1:Br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
假设2:Fe2+被Cl2氧化成Fe3+
(3)请你完成下表,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
结论
①向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操作          
现象                            
假设1正确
②向溶液中另入            
现象                 
假设2正确

若假设1正确,从实验①分离出Br2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4)若在50mL上述FeBr2溶液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 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为比较酸性条件下ClO、S、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如下(每步操作进行前均通一段时间N2,排出装置内原有气体。):
1、打开活塞c,向装置B滴加次氯酸钠溶液,溶液立即变为黄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B中液面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时,立即关闭活塞c。
2、用注射器取出少量装置B中的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3、打开活塞b,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关闭活塞b,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变浑浊。
4、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取出少量装置B中的上层清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添加药品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2) 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步骤3中导致浑浊的物质是          
(4) 步骤4是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甲同学认为后续操作应是滴加酸性KMnO4溶液,但乙同学认为该方法不妥,原因是                                 ;合理的操作及实验现象应该是                                                      
(5)分析实验现象,可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原因是什么?Br2能否氧化Fe2,Fe3与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1)甲同学认为:Br2不能氧化Fe2,Fe3的氧化性大于Br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不是化学反应所致,溶液呈黄色是含       (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2)乙同学认为:Br2将Fe2氧化为Fe3,Fe3的氧化性小于Br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所致。
(3)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择下列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剂;b.CCl4;c.无水酒精;d.KSCN溶液。请你在下表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方案2
 

 
(4)氧化性:Br2>Fe3,故在FeCl2中滴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在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 L 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
氧化性:IO3->Fe3>I2;还原性:S2O32->I
3I2+6OH=IO3-+5I+3H2O;KI+I2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
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___________ (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_______。

A.Na2S2O3 B.AlCl3 C.Na2CO3 D.NaNO2

(4)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H2O2、H2SO3、Br2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打开活塞a,滴加氯水,关闭活塞a
A中溶液变为红棕色。
II
吹入热空气
A中红棕色明显变浅;B中有气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混合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III
停止吹入空气,打开活塞b,逐滴加入H2O2溶液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实验操作II吹入热空气的目的是                           
(3)装置C的作用是                     ,C中盛放的药品是          
(4)实验操作III,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5)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6)实验反思:①有同学认为实验操作II吹入的热空气,会干扰(5)中结论的得出,你认为是否干扰,理由是                                            
②实验操作III,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证明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查)。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 Ⅳ 的操作和现象是                          
                                                                      
(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5)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
考查知识点: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的比较,对应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的描述,从结构上理解氧化性递变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为比较酸性条件下NO3、SO4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打开活塞c,将过量稀HNO3加入装置B中,关闭活塞c
B中浅绿色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II
用注射器取出少量B装置中的溶液,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III
打开活塞b,向A装置中加入足量硫酸,关闭活塞b
A中产生气体;B中有气泡,液面上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
IV
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取出少量B装置中的溶液,……
……
V
打开活塞a,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实验IV的后续操作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实验得出的结论:酸性条件下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 实验操作V的目的是                       
(5)实验操作III,开始时B中溶液的颜色并无明显变化,此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验证氧化性,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甲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步骤:
1.在甲装置中,打开活塞a,加热,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与丙装置连接。
2.当丙装置中FeC12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
3.打开活塞c,使约2mL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4.在乙装置中,打开活塞b,待空气排尽后,将乙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上述丙装置变黄后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停止。
5.更新丙中试管,打开活塞c,使约2mL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_______     _____。
(3)实验中,证明氧化性Fe3+>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_______。
(4)有I、II、III三组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上述实验结果一定能够证明的是______(填“I”、“II”或“III”)。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律知识后,对教材中Cl2将Fe2氧化成Fe3的实验进一步思考,并提出问题:Cl2能将Fe2氧化成Fe3,那么Br2和I2能否将Fe2氧化成Fe3
环节一:理论推测。
部分同学认为Br2和I2都能将Fe2氧化成Fe3,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同学认为Br2和I2都不能将Fe2氧化成Fe3。还有同学认为Br2能将
Fe2氧化成Fe3,而I2不能,依据是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环节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向大试管中加入适量铁粉,加入10 mL稀盐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取上层清液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

试管
操作
现象

先向试管中加入2 mL新制的FeCl2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溴水,振荡试管
溶液为
黄色

先向试管中加入2 mL新制的FeCl2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试管
溶液为
黄色

 
环节三: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解释。
(1)甲同学认为试管①中的现象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应该补做实验,才能得出甲同学的结论。请你帮助乙同学完成实验:
实验2:

操作
现象
 
 

 
(2)该小组同学对试管②中所得的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1:碘水与FeCl2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假设2.________________。
实验3:进行实验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操作
现象
向试管②所得的溶液中继续加入0.5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取出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
静置后,上层溶液几乎无色,下层溶液为紫色;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呈浅红色

 
丙同学认为实验3的现象可以说明假设2成立,丁同学认为不严谨,于是设计了实验4继续探究。
实验4:

操作
现象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新制的FeCl2溶液,滴加0.5 mL碘水后,再加入0.5 mL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取出下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
静置后,上层溶液为紫色,下层溶液几乎无色;取下层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没有呈浅红色

 
你认为实验4中加入乙酸乙酯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同学根据实验4的现象得出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碘水与FeCl2溶液反应的程度很小。
(3)Cl2、Br2、I2氧化Fe2的能力逐渐减弱,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验证氧化性Cl2 > Fe3> 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 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 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 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关闭K2
Ⅳ. 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 打开K3和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关闭K3
Ⅵ. 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若将制取的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使溶液褪色,其离子方程式为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 > Fe3> SO2的是           (填“甲”“乙”“丙”)。

 
过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
有SO42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

有Fe3无Fe2
有Fe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验证氧化性Cl2 > Fe3+ > 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 .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 过程Ⅰ的目的是                                              
(2) 棉花中浸润的溶液化学式为                        
(3)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过程Ⅳ中检验其中Fe3+和Fe2+的试剂分别为                            
确定有Fe3+和Fe2+现象分别是                                       
(5) 过程Ⅵ,检验B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操作是                              
(6)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

 
 过程Ⅳ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
有SO42-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

    有Fe3+无Fe2+
有Fe2+

Cl2 > Fe3+ > SO2的是       (填“甲”“乙”“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