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止的U核经一次α衰变成为一个新核,释放出的总动能为4.76 MeV.问此衰变后新核的动能为多少MeV?
某人在地面上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空气阻力不计,g=10m/s2).
空间存在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O、P是电场中的两点。从O点沿水平方向以不同速度先后发射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A不带电,B的电荷量为
。A从O点发射时的速度大小为
, 到达P点所用时间为
;B从O点到达P点所用时间为
。重力加速度为
,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
(2)B运动到P点时的动能。
如图甲,MN、PQ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轨道与水平面成θ=37°角固定,M、P之间接电阻箱R,导轨所在空间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0.5T.质量为m的金属杆a b水平放置在轨道上,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r.现从静止释放杆a b,测得最大速度为vm.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vm与R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轨距为L=2m,重力加速度g取l0m/s2,轨道足够长且电阻不计.求:
(1)杆a b下滑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及R=0时最大感应电动势E的大小;
(2)金属杆的质量m和阻值r;
(3)当R=4Ω时,求回路瞬时电功率每增加1W的过程中合外力对杆做的功W.
如图所示,质量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
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
拉着小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及木块M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两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质量均为2kg,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A、B两物块都以v=6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质量4kg的物块C静止在前方,如图所示.B与C碰撞后二者会粘在一起运动.求在以后的运动中:
(1)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块A的速度为多大?
(2)系统中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少?
秋千由踏板和绳构成,人在秋千上的摆动过程可以简化为单摆的摆动,等效“摆球”的质量为 ,人蹲在踏板上时摆长为 ,人站立时摆长为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1)如果摆长为 ,“摆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为 ,求此时“摆球”受到拉力 的大小。
(2)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人可以通过在低处站起、在高处蹲下的方式使“摆球”摆得越来越高。
a.人蹲在踏板上从最大摆角 开始运动,到最低点时突然站起,此后保持站立姿势摆到另一边的最大摆角为 。假定人在最低点站起前后“摆球”摆动速度大小不变,通过计算证明 。
b.实际上人在最低点快速站起后“摆球”摆动速度的大小会增大。随着摆动越来越高,达到某个最大摆角 后,如果再次经过最低点时,通过一次站起并保持站立姿势就能实现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求在最低点“摆球”增加的动能 应满足的条件。
如图所示,R为电阻箱,为理想电压表.当电阻箱读数为R1=2Ω时,电压表读数为U1=4V;当电阻箱读数为R2=5Ω时,电压表读数为U2=5V.求:
(1)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2)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Pm为多少?
某滑板爱好者在离地h=1.8m高的平台上滑行,水平离开A点后落在水平地面的B点,其水平位移X1=4.8m,(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10m/s2),求:
(1)人与滑板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人与滑板刚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如图所示,滑雪道 由坡道和水平道组成,且平滑连接,坡道倾角均为 。平台 与缓冲坡 相连,若滑雪者从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好到达 点。滑雪者现从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从 点飞出。已知 、 间的距离为 ,滑雪者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重力加速度为 ,不计空气阻力。
(1)求滑雪者运动到 点的时间 ;
(2)求滑雪者从 点飞出的速度大小 ;
(3)若滑雪者能着陆在缓冲坡 上,求平台 的最大长度 。
“转碟”是传统的杂技项目。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发光物体放在半径为 的碟子边缘,杂技演员用杆顶住碟子中心,使发光物体随碟子一起在水平面内绕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当角速度为 时,碟子边缘看似一个光环。求此时发光物体的速度大小 和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 。
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垂直平面的匀强磁场,磁场被分成区域Ⅰ和Ⅱ,宽度均为 ,其俯视图如图(a)所示,两磁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 的变化如图(b)所示, 时间内,两区域磁场恒定,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 和 ,一电阻为 ,边长为 的刚性正方形金属框 ,平放在水平面上, 边与磁场边界平行. 时,线框 边刚好跨过区域Ⅰ的左边界以速度 向右运动.在 时刻, 边运动到距区域Ⅰ的左边界 处,线框的速度近似为零,此时线框被固定,如图(a)中的虚线框所示。随后在 时间内,Ⅰ区磁感应强度线性减小到0,Ⅱ区磁场保持不变; 时间内,Ⅱ区磁感应强度也线性减小到0。求:
(1) 时线框所受的安培力 ;
(2) 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 ;
(3) 时间内,线框中产生的热量 。
图是一种花瓣形电子加速器简化示意图,空间有三个同心圆a、b、c围成的区域,圆a内为无场区,圆a与圆b之间存在辐射状电场,圆b与圆c之间有三个圆心角均略小于90°的扇环形匀强磁场区Ⅰ、Ⅱ和Ⅲ。各区感应强度恒定,大小不同,方向均垂直纸面向外。电子以初动能 从圆b上P点沿径向进入电场,电场可以反向,保证电子每次进入电场即被全程加速,已知圆a与圆b之间电势差为U,圆b半径为R,圆c半径为 ,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忽略相对论效应,取 。
(1)当 时,电子加速后均沿各磁场区边缘进入磁场,且在电场内相邻运动轨迹的夹角 均为45°,最终从Q点出射,运动轨迹如图中带箭头实线所示,求Ⅰ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电子在Ⅰ区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及在Q点出射时的动能;
(2)已知电子只要不与Ⅰ区磁场外边界相碰,就能从出射区域出射。当 时,要保证电子从出射区域出射,求k的最大值。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由 圆弧 和 圆弧BC组成的光滑固定轨道,两者在最低点B平滑连接。 弧的半径为R, 弧的半径为 。一小球在A点正上方与A相距 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A点沿圆弧轨道运动。
(1)求小球在B、A两点的动能之比;
(2)通过计算判断小球能否沿轨道运动到C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