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试题。
惠特曼有一句广被引用的话是:伟大的读者造就伟大的诗人。这里他指出了“读者”与诗人、文化与诗歌的相互造就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我看来,也就是一种“荡秋千”的关系:诗歌能“荡”多远,完全依其推力而定。它有赖于“读者”和文化环境的推力,它不断地回到这种推力,也在要求这种推力。虽然诗歌的创造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但它在根本上仍受制于这种和它构成互动关系的文明和语言的作用力。如同什么样的人民会要求什么样的政治,什么样的文化也在产生什么样的诗歌。这里,存在着一只比诗人的手更有力的“看不见的手”。我曾在欧洲快车上遇到一位埋头阅读尼采、知道我是中国人后情不自禁又用英文背诵孔子语录的女士,我以为她是什么“文化人”,后来才了解她原来是瑞士的一位理发师。我在德国还认识一位“杜甫迷”,他收集有大量的多语种的有关杜甫的资料,并曾前往中国数次,带着一本中国历史地图册,追寻杜甫当年的足迹;然而这并不是一位“汉学家”,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已退休的中学化学老师。他之所以如此热爱杜甫,仅仅因为“杜甫比歌德更能触动我的心灵”。所以我理解了在欧洲何以会产生像叶芝、里尔克、普鲁斯特这样的作家和诗人,因为它的文明已发展到这种程度。当然,欧洲早已不是什么“高雅”或“精英”的一统天下,然而,无论它受到怎样的大众消费文化的冲击,它也不至于愚蠢到仅仅以发行量或读者量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这是因为就整体而言,那里的“人民”仍处在良好的文化教养的引导下。
我讲出我的这些感受,其意并非别的,只是为了提醒我们自己对文学教育的注意,提醒一种诗歌建设与整体文化素质的关系。为什么这些年来一再出现“看不懂”的责难?为什么社会上甚至文学界里会对诗歌提出种种非文学的要求?为什么诗歌会如此容易地被逐出市场经济区的“理想国”?为什么那些坚持把诗歌作为一种对语言和文化的提升为目的的诗人在今天居然又被扣上了所谓“脱离人民”的帽子?这一切说明了文学的启蒙在我们这里仍得从头做起,说明了文学的发展与教育不能总是脱节。的确,很难设想在一种贫乏、发育不良的文化环境中会奇迹般出现一种心智成熟的诗歌。即使有,它的命运也会不妙,即使有,它也难乎为继,因为它缺乏来自自身文化环境的支持和推力。
好在教育界的“素质教育”已被提到议程上来,虽然有些人对“素质”的理解仍让人啼笑皆非。在这种情形下,林芳华老师没有选择电脑而是选择诗歌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这在中国不啻是一个创举。因为诗歌是开启心灵的艺术,因为诗歌是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升,因为人的自我意识、想像力和创造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至于林老师为什么会选择一位美国十九世纪女诗人,道理出自多年来她的热爱。这爱对她来说,已带有一种秘密的个人的性质。林老师在几年前曾选修过我的比较文学课,她交给我的作业是狄金森与李清照的比较。当时我还以为这是应景之作,现在我才意识到:多年来狄金森的诗歌一直在对她的生命讲话,这使她安于教师的职业,并从中感受到活的意义。现在,她要她的孩子们和她一起来分享这种秘密的爱。她对他们说:读狄金森你会感到“思想着的独立的人的可贵”。她对他们说:“阅读她就是在青铜的历史上漫步。”孩子们半信半疑地听了,直到他们在这种诗歌漫步中惊讶地发现了他们自己。
“诗歌能荡多远,完全依其推力而定”,在这个比喻里,对“推力”的具体含义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读者文化修养的影响。
B.文明对语言的积极作用力和读者的良好教养。
C.诗歌本身的深度以及它对读者的影响力。
D.读者对诗歌的理解、重视的程度和社会的教育普及程度。

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举德国“杜甫迷”的例子的直接目的是()

A.是为了阐述“伟大的读者造就伟大的诗人”的道理。
B.欧洲的人民具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因而文明高度发展。
C.文化环境提高,优秀的作品才更能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爱。
D.杜甫比歌德更能触动那位德国化学老师的心灵。

按作者观点,这些年来一再有“看不懂”的责难。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下面的哪一项?()

A.诗歌建设水平不高,导致读者“看不懂”。
B.读者文化素质太低,所以他们“看不懂”。
C.市场经济干扰了诗歌建设,所以读者“看不懂”。
D.某些诗歌的内容脱离群众,所以读者“看不懂”。

作者认为诗歌最大的价值在哪里?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诗歌艺术可以用来开启人类的心灵,促进文明的发展。
B.诗歌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使人们的思想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得到提升。
C.读诗的人可以从诗歌中体会到“活的意义”。
D.诗歌可以开启心灵,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包括自我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论外行还是内行,有一个感觉是共同的:同样是蕴集高新技术的家电,同样是花红柳绿的城市景观,即使不看国家名,你也会一眼认定:这是日本的。如此强烈的标识感,缘于日本的现代设计已卓然自成一家:在师从西方现代设计的背景图上,点睛之笔是日本的传统文化。
同样是简约,日本的简约与西方的简约相比,另有一种空寂的韵味:在室内设计中,往往只摆了一件陶器,或是花瓶里只插了一束花,或是只挂了一幅画。这正是日本设计师苦心追求的“禅心”。没有多余的设计,使居者自然而然地超然物外。这对于生活工作环境紧张的日本人而言,无疑是心灵的田园。
日本的现代建筑风格同样来自西方,但设计师在酒店、办公楼等现代商业建筑的庭园设计中,引入传统的庭院设计“枯山水”风格,寥寥几块石头,几茎竹子,线条简练,暗合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设计原则,意境却丰富:沙池中的一块石头,可幻想出“一叶孤舟”、“蓬莱仙岛”、“中流砥柱”等不同的寓意。日本传统文化的印记,同样在工业设计方面彰显,如清酒包装画就是浮世绘形象。
专家评论,东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来源于欧美,但真正学到西方设计精髓的,首推日本。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日本师从西方现代设计,又没有全盘欧化,而是把西方设计中合理的、进步的理念及设计思维与日本文化、东方哲学融合起来,把“茶道”等“道”的含义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创造出设计的“道具说”,使日本无论在工业产品设计,还是城市景观设计、室内家居设计等,都浸润着日本的传统文化。
日本走上设计大国的起点境遇与我们今天的状况太相似了。20世纪50年代初,大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涌向欧美市场,这些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很多是欧美产品的仿制品或仿冒品,因此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围追堵截”。日本人甚至被外国设计界骂作“小偷”。一片骂声中,日本政府“背水一战”,通产省规定:对出口产品进行审批,凡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一律不准出口。此举,逼得日本企业走自己设计、自主创新的正道。日本沿着这条路走了半世纪,终于成为与欧美并驾齐驱的设计大国。
一个国家的设计没有特色就没有灵魂,就不可能跻身世界设计大国。如今的我国,同样面临着靠创意设计提升经济的迫切需要,同样面临着如何运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中国设计特色的难题。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是日本设计出人头地的经验之谈,也是我国创意设计本土化的探索精要所在。                                                                     节选自《信息参考》
下列有关“日本现代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现代设计具有强烈的标识感,能够使人一眼认定。
B.日本现代设计处处彰显日本传统文化的印记。
C.日本现代设计在师从西方现代设计的同时成功地注入了本土文化内涵。
D.日本现代设计体现了西方设计中合理的、进步的理念及设计思维。

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日本的现代设计往往以西方设计作为背景,在关键之处用日本的传统文化点缀。
B.在室内设计中,没有多余的设计,使居者超然物外,觅得一块心灵的田园,这正是日本设计师追求的“禅心”。
C.日本现代设计能融合日本文化和东方哲学,比如在设计中巧妙利用“茶道”的道具,把“道”的含义融入到设计之中。
D.中国的设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难题就在于如何选用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元素。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传统庭院设计“枯山水”风格,有时能用寥寥几块石头、几茎竹子来表现丰富的意境,体现了中国艺术表现里虚实相生的审美趣味。
B.日本能成为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大国,正是靠创意设计来提升经济的品位,使日本企业走上了自主创新的正道。
C.日本现代设计的成功,在于它处处浸润着日本的传统文化,这又一次证明了鲁迅先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名言。
D.将本土文化内涵和西方设计中先进的理念及设计思维融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是日本跻身设计大国的成功之道,也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英国《自然》周刊报道,法国科学家令一种沉睡了500万年的病毒重获新生。学者以浴火重生的凤凰来命名这种病毒。该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这类病毒最著名的代表是艾滋病病毒。逆转录病毒的基因储存在核糖核酸中。通常核糖核酸只是真正存储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工作备份。逆转录病毒将自己的核糖核酸带人细胞,然后在细胞内将核糖核酸改写为脱氧核糖核酸。为完成这个独特的过程,逆转录病毒具有逆转录酶。
一旦这种病毒将其基因转变为脱氧核糖核酸,它就开始耍下一个花招:将自己的遗传信息嵌入细胞的遗传信息。柏林沙里泰病毒学研究所教授雷吉娜·海尔布龙说:“病毒完成这个过程后,就没法把病毒的基因从基因组里挑出来。”病毒的基因与细胞本身的基因被一起读取,于是形成了病毒核糖核酸的新副本——病毒增殖了。现在新病毒只需形成自己的外壳并离开细胞,从而去感染其它细胞。在此过程中,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留在了细胞的遗传特征内。
逆转录病毒存在了上千万年,其中一些在我们的遗传特征中留下了痕迹。这种痕迹或所
谓人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是从前的活性病毒的残余物。海尔布龙将其称之为“基因组里的化
石”。她说:“人们早就发现了人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但此前所有重新激活这种失去活性的逆转录病毒的尝试都失败了。”通常的做法是从遗传特征中提取并增殖人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然后尝试用它感染细胞。但“凤凰”源自一种新方法。这种古老的病毒在我们的基因组中有30种副本。法国研究者比较了这些副本,并靠收集的突变副本重塑了这种病毒的原始基因序列。他们将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植人了人体细胞:病毒的基因被解读,病毒的新副本形成了,并感染了其它细胞。
海尔布龙说:“这是病毒学上的重大事件。”但她还表示,这种试验具有潜在危险,因为人类对这种病毒也许没有抗体。但《自然》周刊报道,专家认为“凤凰”几乎不可能致病。法国研究者希望可以利用对逆转录病毒机理的认知来治疗癌症。
节选自《世界生命文化动态》
属于海尔布龙所说的“基因组里的化石”的一项是

A.逆转录病毒
B.用新方法从我们遗传基因中激活的“凤凰”病毒
C.逆转录病毒遗传留下的痕迹
D.人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对文章中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逆转录病毒已存在了上千万年,它在我们的遗传特征中留下痕迹。
B.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
C.储存逆转录病毒基因的核糖核酸被改写为脱氧核糖核酸的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D.逆转录病毒中真正存储遗传信息的是脱氧核糖核酸。

根据文章内容所作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科学家通过对“凤凰”这种逆转录病毒的研究,认为对逆转录病毒机理的认知可以治疗癌症。
B.由于人类对“凤凰”这种病毒暂时没有抗体,所以激活这种病毒的实验具有潜在危险。
C.由于逆转录病毒的基因储存在核糖核酸中,因此有了核糖核酸,逆转录病毒就能感染其它细胞。
D.“凤凰”病毒被激活的过程是:核糖核酸一脱氧核糖核酸一将病毒的遗传信息嵌入细胞的遗传信息一病毒基因被解读一形成核糖核酸的新副本一(新病毒)形成自己的外壳并离开细胞一感染其它细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电子图书
如果说被誉为“出版领域又一次革命”的电子排版系统,用精美的字模和多变的字体取代了曾在人类信息传播史上光熠千载的活字印刷,完成了告别“铅与火”历史的话,那么,它所迈开的仅仅是这场伟大变革的第一步。在世界出版史上,一种可以同造纸术及印刷术的发明并称的新型图书的印制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现在已初步定型,三五年后将大放异彩,这就是电子图书印刷系统。采用此项技术出版的图书称为电子图书,又叫无纸图书,有人预测21世纪将是电子图书的世纪。
当电子图书摆放在你眼前,令你惊叹的也许不止是它的一些尖新设备,更重要的是它的优异性能。过去的图书是“白纸黑字”,可电子图书的载体是光盘,这个崭新的高科技产品借助输出设备给人们带来的,是变幻无穷的图文形象,色彩绚丽、声与像和谐的画面,明晰生动的感观效果。而其容量之大,更令人叹为观止:一片仅10余克重、大如手掌、薄如纸板的盘片,竟能装载着6.6亿个西文字节,或3.3亿字的中文内容!也就是说,10大卷本,3千万字中文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只能占共“肚量”的十分之一,而多达70余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其文字量也不能让它“吃饱”。至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学富五车”的“五车”和“读书破万卷”的“万卷”,对于光盘都只不过是“小菜一碟”。更令人咋舌的是它的速度。可以想象,如果你要寻找到《中国大百科全书》某章节内容的话,起码得花上半天时间,可对于电子图书来说,检索起来那只不过是瞬间的事。
至于说到电子图书的价格,便宜得近乎难以想像:一个性能如此优异的电子图书只相当于一般书价的三分之一。比如《中国大百科全书》70卷本的总销售价为人民币6000元左右,而如果复制在光盘上,其价格便可控制在2000元人民币以下,即便再加上一台光盘阅读器以3600元价格计算,仍然要比常规图书造价低。况且依据目前电子产品发展和销售规律,其价格仍有下降的趋势;这同价格日益上涨的常规图书相比,孰优孰劣就不言而喻了。有了这种价格优势,不仅大型辞书、工具书一类可变成光盘小型图书,学生用书也将以光盘形式进入阅览室、家庭和课堂。也许有一天,人们会把笨重的书架扔掉!
电子图书的美好前景已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9.下列对“电子图书”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采用新的电子排版系统印刷出版的新型图书称为电子图书。
B.采用以电子排版系统为基础的新型图书印制系统技术出版的图书称为电子图书。
C.采用电子排版系统,用精美的字模和多变的字体印制出版的图书称为电子图书。
D.采用电子排版系统和电子图书印制系统相结合的技术出版的图书称为电子图书。
10.下面是对第一自然段介绍电子图书及其印制系统的目的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说明电子排版系统与电子图书印制系统的联系和区别。
B.说明电子图书印刷系统技术先进、完备、前景广阔。
C.说明电子图书及其印制系统的诞生具有划时代意义。
D.说明电子图书印制系统是在电子排版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1.下面是对电子图书优异性能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电子图书,图文明晰生动,画面和谐,视听效果好。
B.电子图书,体积小而容量大。
C.电子图书,检索速度快。
D.电子图书,价格便宜得近乎难以想像。
1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子图书又叫无纸图书,它不需要纸,它的广泛使用将会使部分造纸厂受到影响。
B.电子图书性能优异,将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代替我们现在使用的常规图书。
C.电子图书性能优异,拥有电子图书,就能使我们成为“学富五车”的人才。
D.电子图书性能优异而又造价低廉,将会成为21世纪人们工作、学习、宣传、教育的重要工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水加碳酸钾,通电后出现一个谜。
英国研究人员认为,他们有了一项突破性的科学发现——设法利用氢“制造”出能量。
作为经过布里斯托大学独立检验的结果,加德纳·沃茨环境技术公司的研究小组展示了一节 “热能电池”。电池产生的能量比注入电池的能量强数百倍。如果这些发现正确无误,就可以在商业领域加以推广。热能电池可能会在每个家庭发挥重要作用——以极低成本对水进行加热,至少可以节省90%的燃料费用。
这种电池让电流从两个电极之间的液体中通过。电池的制造者承认,他们无法确切解释这项发明的原理。不过,他们坚信,这种电池不会重蹈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冷聚变”电池的覆辙。当时,科学家马丁·弗莱斯曼和斯坦利·庞斯宣称,他们发现了在室温下利用一种外形相似的设备产生核能的方式。这些发现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加德纳·沃茨环境技术公司的总经理克里斯托弗·戴维斯说,这种电池是对氢的基本性质加以研究后的产物。他认为,对量子论原理的周密分析表明,氢可以以所谓的亚稳状态存在,而亚稳状态有可能额外产生能量。
这一原理认为,如果电流通过水与一种化学催化剂的混合物,就能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该小组在展开一些实验后发现,少量电流通过水与氢的混合物,随后产生的能量之大令人惊讶。
埃塞克斯大学的物理系教授斯蒂芬·史密斯说:“我从未见过这种情况。”他说他对公司提出的理论感到怀疑。不过,他承认,在爱因斯坦著名的“E=MC”的公式出现之前,科学家们也曾对放射能的能量来源感到大惑不解。
1.文中加点的“一个谜”指的是(    )
A.突破性的科学发现的产生。                 B.对放射能的能量来源的疑惑。
C.对热能电池发明的原理的疑惑。             D.热能电池产生的能量令人惊讶。
2.下面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热能电池可以为家庭节省90%的燃料费用。
B.热能电池的能量会通过氢的亚稳状态生成。
C.热能电池的能量比任何其他方式产生的能量都强数百倍。
D.热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热聚变”生成能量。
3.对“如果电流通过水与一种化学催化剂的混合物,就能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更多的能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种化学催化剂”在文中指的是氢离子。
B.“混合物”是由水与某种化学催化剂组成的。
C.能够释放更多的电能是这项实验的实验结果。
D.电流在能量释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下面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热能电池如果研究成功必将节约大量能源开发成本。
B.热能电池具有比开发核能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C.人们必能像理解放射能的能源来源—样理解文中所指能源的来源。
D.热能电池的商业动作激励科学家对此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桥的运动
桥是种固定建筑物,一经造成,便屹立大地,可以千载不移,把它当作在面标志,应当是不再准确不过的。《史记·苏秦列传》里有段故事:“尾生(人名)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他们所以约定在桥下相会,就因为桥是不会动的,但是,这里所谓不动,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和万物一样,是持续不断、分秒不停的。
  车在桥上过,它的重量就使桥身变形,从平直的桥身变为弯曲的桥身,就同人坐在板凳上,把板凳坐弯一样。板凳的腿,因为板的压迫,也要变形,如果这腿是有弹簧的,就可看出,这腿是被压短了。桥身的两头是桥墩,桥上不断行车,桥墩就像板凳腿一样,也要被压短而变形。把板凳放在泥土上,坐上人,板凳腿就把人的重量传到泥土中,使泥土发生变形。桥墩也同样使下面的基础变形。桥身的变形表示桥上的重量传递给桥墩了,桥墩的变形表示桥身上的重量传递给基础上,基础的变形表示桥墩上的重量传递给桥下的土地了。通过桥身、桥墩和基础的变形,桥上的一切重量就都逐层传递,最后到达桥下的土地中,桥上的重量终为地下的抵抗所平衡。物体所以能变形,是由于内部分子的位置有变动,也就是由于分子的运动。
胡子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使桥梁整体发生震动。此外,桥还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桥是要摆动或扭动的;就是在冷暖不均、温度有升降时,桥也要伸缩,形成蠕动。桥墩在水中,经常受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就有摇动、转动和滑动的倾向而在地基中发生移动。此外,遇到地震,全桥还会受到水平方向和由下而上的推动。所有以上种种的动而引起的桥的变形,加上桥上重量和桥本身重量所引起的变形,构成全桥各部的总变形。任何一点的变形,就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桥是固定建筑物,所谓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不像车船行走。但是,天地间没有完全固定的东西,桥的平衡只能是瞬间现象,它仍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
根据文意,对“桥是不会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桥不会移动,处于完全静止的状态
B.桥在有重车疾驰、巨浪冲击时是岿然不动的
C.桥上无车无人,只有本身重量时,它不发生变形
D.桥小动、微动不止,但人们察觉不出桥在空间的变化

文中用“人坐板凳”的比喻,要说明的一项是

A.桥是一定承载量的,超过承载量就要引起变形
B.建筑桥梁要保证质量,所用材料要符合科学的弹性系数
C.车在桥上驶过时,桥上的一切重量逐层传递到桥下土地中
D.桥像板凳,桥墩像板凳腿,所以桥能承重

下列对桥的运动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桥墩就有摇动、转动和移动
B.桥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会发生摆动和扭动
C.受水流压迫和风浪打击,桥墩在地基中发生移动
D.在冷暖不均、温度升降时,桥会伸缩,发生蠕动

下列对本文中心的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桥在重力作用和各种外力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形
B.桥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在形式
C.桥的平衡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瞬间现象
D.桥任何一点的变形,就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暖冬带来怎样的危机
曹红涛
①今年全球变暖让黑龙江出现56年来最暖的冬季。上升的气温让哈尔滨市的街头冰景变得面目全非,有关部门不得不提前拆除融化的冰景。这些冰雕至少比往年早谢幕20天!
②暖冬,不只在东北。2月5日,北京最高气温达到16摄氏度,创下自1840年有温度记录史以来同期气温的最高纪录。南京及广州近日气温也先后创出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③暖冬,全球告急。美国新泽西州暖冬的天气,让街道上厚重的冬衣几乎绝迹。欧洲阿尔卑斯山一带的不少滑雪胜地,由于降雪少得可怜而被迫关闭。就连爱沙尼亚的熊和英国的刺猬都不肯冬眠……
④联合国政府兼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日前最新评估报告指出,人类若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估计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摄氏度。而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在亚洲每年将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袭击,全球将有1亿多人面临粮食不足窘境;如果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3至8倍,北极海冰将减少35%……
⑤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耗能企业对全球变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节能降耗不仅是企业的事,每位社会成员都负有一份责任。
⑥温水煮青蛙,青蛙在劫难逃。“可恼的是,机警的青蛙或可跳出热锅保全性命,而对全球气候变暖先知先觉、有环保意识的人们,并不能“独善其身”,他们正无可奈何地被拖入“温室效应”的“热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力倡导节约型社会理念、普及节能环保知识,更具深远意义。
⑦其实,我们并非无可作为。据研究,房间供暖和制冷“吃”掉了世界上能源总量的36%。也就是说,人们为调节室温以求得舒适之感,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能源压力。从建筑节能角度来看,建设部的数据表明,尽管全国迄今为止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10.6亿平方米,但这一数字仅占全国城镇既有建筑面积的7%。很多购房者对这种成本更高的房屋“想说爱你不容易”。
⑧再说家电。家用电器消耗了家庭所需能源的一大半,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第五。国际能源机构研究表明,环保家电能减少全球家庭耗能的43%,但是,这些价格偏高的环保家电常常是“叫好不叫座”。再退一步说,就是随手关掉带电状态的电视,又有多少人能坚持?
⑨在社会生活中,其实每个家庭每个人都面临着与耗能企业同样的抉择。是加大投入提高自身成本,还是坐视不理提高社会成本?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道德问题。个人短视的结果,是社会遭殃,最终每个人都难逃自然的惩罚。
⑩什么时候,当节约成为习惯、环保成为时尚,当每一个电灯开关都像安在自家卧室、每一个自来水龙头都像安在自家厨房,当冬天还有雪、冰雕也不再早早消融……那时,我们共同栖息的地球家园才有希望。                 (选自《光明日报》)
第④段中列举一系列的数字,是为了说明什么?(3分)
                                                                       
                                                                       
第⑥段中所说的“温水煮青蛙,青蛙在劫难逃”,比喻什么现象?
                                                                       
                                                                       
第⑨段中加点的“这”指代什么?请摘录文中原句回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生物的技术
信鸽为什么能够准确无误地归老家?虽然信鸽为人们服务已历2000余年,但人们直到最近才开始揭露出其间存在的秘密。
前不久,有一个外国科学家带着五只鸽子,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放飞,它们都准确地回家;第二次,这位科学家又到同一点去放飞,但是这一回却在每一只鸽子的翅膀下系上一小块磁石,实验结果,其中只有一只鸽子飞回了家,其余都没有能够飞回来,这个实验说时,鸽子所以能够从陌生的地方飞回来,是依靠地球磁场的磁力线来定向的,一旦在翅膀上给它系上一块磁石,就扰乱了它对地球磁场的“感觉”,而使它迷失了方向。原来鸽子竟是一位掌握地球磁场的飞行家,它掌握了这种“技术”,使它在千百年中赢得了“信使”的美名。
其实,在自然界中掌握物理技术的生物却不在少数呢!
我国云南省的大理,有一个蝴蝶泉,相传每年4月25日,总有数不清的蝴蝶从四面八方前来聚会,构成一幅奇妙绚丽的景色。这么众多的蝴蝶,为什么能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据科学家最近的研究,蝴蝶放出的电磁波,能传得很远,它的同类用触角收到这“无线电话”以后,就会确定对方在什么地方,前去聚会。
蝙蝠的体内有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用老探究周围空间,确定探索物的方向和距离,辨别出它是什么。它的灵敏和可靠度超过人类目前能够制造的同类仪器。蝙蝠喜欢捕食夜蛾,但夜蛾却时常能逃避它的天敌的袭击,因为它的身上“装设”有微弱的超声波接收器,能够收到蝙蝠发射的超声波。
人们越深入研究,就越来越多的发现多种生物所掌握的“技术”的奥秘。“生物技术学”这门新兴的科学也就这样诞生了。
人们已经开始记录鱼类和鸟兽发出的超声波,在捕鱼和 的工作中,把超声波放出来,使它们自投罗网。发送与鸟类惊恐时发出的一样的超声波的器具,目前已经出现在飞机场上,用以吓走干扰飞行的鸟群;也可以用来代替“稻草人”,守护果园和庄稼,惊吓害鸟。人们从各种生物的磁学、电学、超声波、无线电通讯等等“装置”中将能找出如何进一步提高人类制造的同类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度,以及如何减少耗费的能量和减少体积的途径。大自然为我们安排下了多好的场所!
文中例举的鸽子、蝴蝶、蝙蝠,鱼类四种生物,各有什么技术?请简要回答。
鸽子:                                                                       
蝴蝶:                                                                       
蝙蝠:                                                                       
鱼类:                                                                       
蝴蝶之间是通过无线电联系的”这句话中“之间”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人类怎样使生物“技术”为生产,科研服务?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茵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文章从哪几方面把病毒和细菌作比较?请分点概括回答。
                                                                               
                                                                                
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①(病毒)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
                                                                               
                                                                                
②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下列问题: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共同解决了生物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如何完整地自我复制以及染色体如何受到保护以免于退化”。
每个细胞中都有一整套遗传信息,它们是用一类叫做核苷酸的化学物质来编写的。这样的核苷酸共有四种,分别简称A、T、G、C,这就是编写遗传信息的“字母”,它们的排列组合就是遗传信息的编码。许许多多“字母”一个挨一个互相连接,组成一条长长的链条,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DNA)。每个DNA分子实际上是两条链条绞在了一起。这两条链条是按照A配T,G配C的方式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已有了一条DNA链,就可以根据配对的原则,用零散的“字母”合成另一条链,遗传信息就是这么复制下去的。
组成DNA的“字母”是核苷酸。核苷酸的基本结构是一个5个碳原子组成的环,环上连着碱基、磷酸基和羟基。它们各有用处:碱基决定了这个核苷酸是什么“字母”,而磷酸基和羟基是连接各个核苷酸的桥梁。某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和前面核苷酸的羟基结合,一个个地串起来形成DNA链。这样,在这条链的一端,就剩下一个磷酸基没有结合,根据磷酸基在碳环上的位置,我们把它叫做5'端;而在链的另一端,则剩下一个羟基没有结合,我们把它叫做3'端。如果一条DNA链的走向是5'端到3'端,那么和它配对的另一条链的走向就是3'端到5'端。
细胞繁殖的时候,一分为二变成两个子细胞,原来的遗传信息也要复制一份传给子细胞。这时,原先结合在一起的两条DNA链在中间分开,一边分开,一边各以其中的一条旧链作为模板合成新DNA链,按配对的原则合成新的DNA链,组成两个DNA分子。这个过程需要一种叫做聚合酶的蛋白质来完成。但聚合酶只能合成5'-3'方向的DNA。
怎么办呢?细胞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这条旧链的起点前面的某个地方放一小段核糖核酸(简称RNA,是一种和DNA类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物质)作为引物,聚合酶就从这个引物开始合成一小段5'-3'的DNA,一直合成到复制起点。然后在前面再放一段RNA引物,再合成一小段DNA……最后就出现了许多小段的DNA,被许多RNA引物分隔开。然后,这些RNA引物被清除掉,由另一种聚合酶填补上DNA,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DNA新链了。
这条DNA新链真的就完整了吗?并没有。聚合酶在填补引物留下的空缺时,前面必须已有DNA在那里,它才能往上填。对那些在中间的空缺,这没有问题。但是在最末端的那段空缺,前面没有DNA,它就填不了了。这样,DNA每复制一次,末端就会丢失一截。
人体细胞的遗传信息分布在46条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就含一条DNA双链。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也复制一次,染色体末端就要丢失一截,相当于遗传信息少了一小段文字。所以细胞必定有某种办法来保护染色体末端的信息不丢失。这个巧妙的办法就是在染色体末端有一长串不带遗传信息的DNA,叫做端粒。这样染色体每次复制时丢失的是一小段端粒,不会影响到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的完整性。
但是染色体每复制一次端粒就短一截,复制几十次后端粒就没了,这时如果继续复制下去,遗传信息就要开始丢失了,细胞就会病变、死亡。所以一般细胞只能分裂几十次就衰老、死亡,不能无限分裂下去。有一个学说认为细胞分裂次数有限就是衰老的原因,而这是由于端粒越来越短导致的。
如果有办法修复端粒,是不是就能永葆青春了呢?今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另一个发现是,在细胞中有一种叫端粒酶的蛋白质,能修复端粒。但是在一般的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非常低,起不到什么作用。不过有一类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倒是非常强,因此它们可以无限地分裂下去,长生不老,那就是——癌细胞!
下列陈述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
A.每个细胞中都存在作用巨大的核苷酸。核苷酸可以排列成DNA链,只要有了一条DNA链,就可以合成另一条DNA链,因此核苷酸可以保证遗传信息得到完全的复制。
B. 5'端到3'端的DNA链,连接顺序是磷酸基-碱基-羟基-磷酸基-碱基-羟基,那么和它配对的另一条3'端到5'端DNA链的连接顺序就是羟基--碱基-磷酸基-羟基-碱基-磷酸基。
C.细胞繁殖的时候,聚合酶以核糖核酸(简称RNA)为引物,能合成5'-3'方向的DNA链,但DNA每复制一次,末端就会丢失一截。
D.核糖核酸简称RNA,是一种和DNA类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物质,是DNA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端粒”“端粒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端粒可以使动植物的染色体受到良好的保护从而避免一切可能出现的退化。
B.在染色体末端不带遗传信息的端粒保护染色体末端的信息不丢失,保证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的完整性。
C.细胞分裂到一定次数,使得端粒越来越短,从而导致器官失去活力,生命个体快速衰老,并很快死亡。
D.人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非常低,起不到任何作用,这是人不可能永葆青春的根本原因。
来源:湖南省雅礼中学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09年3月,墨西歌和美国等先后发生甲型H1N1型流感,其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世卫组织宣布从4月30日起,开始使用“A(H1N1)型流感”而非“猪流感”来指代当前疫情。按国内中文表达的惯例称为“甲型H1N1型流感”。
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与其流感症 状类似,如高热、咳嗽、乏力、厌食等,其中一些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墨西歌发现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涕等症状。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褐,甚至死亡。
此次疫情一是由新的猪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已引起跨国、跨洲传播。二是出现了人传人病例。三是目前墨西哥出现了较多的重症和死亡病例。四是流感病人在发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后不发病,但仍然具有传染性,隐性传染比例相当高。
目前已证实有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染的病例,其传染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和物理接触等。尚无证据表明猪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所有的患者都没有和生猪的接触史,而且在生猪当中也没有分离出这种新型的变异病毒。A(H1N1)型流感病毒害怕高温,猪肉加热至71摄氏度,就能杀死猪流感病毒。
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液压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已有的科学证据还不够充足,但初步研究表明,在对付甲型H1N1流感方面,现有的预防季节性流感疫苗的预防作用很小或者根本无法为人们提供保护。目前还没有抗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过相关的疫苗研发正在进行之中。研制一种全新的流感疫苗通常需耗5至6个月。据了解,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胶囊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喷雾式药剂“乐感清”似乎对这种机关报型病毒起作用。“达菲”只是在病毒复制的初期用来抑制。如果预判可能出现流感大流行,最好进行普遍接种,而如果出现流感病毒大量复制的情况,像“达菲”这样的药物也将难有作为。
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型H1N1流感,其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此次疫情最早于2009年3月在墨西哥发生,与猪无关。
B.感染甲型H1N1流感,会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厌食等症状,有的会腹泻和呕吐,或眼睛发红、头痛和流涕,严重的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C.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胶囊只能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复制的初期用来抑制,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喷雾式药剂“乐感清”可以用于治疗。
D.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特效药。现有的预防季节性流感疫苗对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作用很小或根本无法为人们提供保护。

2.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甲型H1N1流感?请简要概述。
3.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方式,请你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色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自然环境的美丽多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财富,那么城市则凝聚了人类自远古以来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城市面貌是地区特征 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的直观反映,城市色彩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
近年来,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因素,逐渐引起关注。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一个城市是否可能或应该具有特定的色彩基调?什么样的城市色彩基调能够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并反映出城市特有的地方 民族和文化特质?如何从色彩这一设计角度使城市具有统一和谐 美丽宜人的景观,从而给生活于此的人们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从根本上说,城市色彩的研究对象不是某个个体,而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整体城市环境。
“城市色彩”在国内是一个新课题 新领域。以前实用色彩的研究和运用很少涉及城市这一对象,色彩这一论题没有被提升到城市的范围来进行探索。究其原因,一方面或许是由于城市问题所涉及的因素众多,另一方面或许是由于色彩的实际运用是一个缺乏明确标准的问题,诸如“选择什么颜色”或者“喜欢什么颜色”这类问题有着极强的主观性,因此,建立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似乎成了一个难以企及的理想。应该说,正是这种将色彩视为个人喜好的观念,以及城市景观品质意识的匮乏,使城市环境中的色彩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对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的形成 保护和发展极为不利。针对城市色彩景观的研究,正是试图以色彩为切入点,从宏观的角度对城市这一复杂的对象展开研究,最终为建立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大中型城市,一般情况下都会形成具有功能特征的区域,以此为据可以建立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一种模式,即以建筑区域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角色和性质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以区域为单位的建筑及其他重要视觉元素的色彩景观控制。中心商务区往往因集中了城市的高标准建筑而具有城市标志的作用。像上海浦东的陆家嘴金融商贸区,多以高层 超高层的写字楼 酒店或大型综合性建筑群为主,在控制策略上,应以色彩的调和为主。
商业区常常以商业街或商业广场等形式出现,其色彩一般是城市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应该注意的是,针对不同性质的商业区所应采取的控制策略是不同的。传统商业街所要传达的文化含量并不亚于其商业性,因此,色彩的处理应慎重,广告招贴和商品陈列应遵从传统方式,避免因色彩面积过大而破坏景观。而一般商业区以商业活动为主要目的,色彩多变 强烈冲击的视觉效果有时也不失为一种特色。但国内很多城市的商业区经常存在广告过多 过于杂乱的通病,相对而言,欧洲城市的商业区则要“安静”得多。
传统地方文化保护区是城市地方历史和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体现,是保护地方人文环境和发扬其特色的重点所在,因此需要格外仔细地分析研究和慎重操作。对于确实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性建筑,外立面应以保护性清洗为主,尽量保留其原有的材质和色彩,绝不应盲目翻修粉饰,整旧一新。
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实施可以使城市成为舒适美观的人居环境,但如何正确实施则有赖于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和设计。只有尽快将这个研究课题纳入到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总体框架中去,并在研究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条例,才能使城市规划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对此进行有力的指导和管理。
.作为城市面貌的重要信息之一,城市色彩可以反映城市的______________。 (2分)
.根据文意,对“城市色彩”研究对象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城市的色彩基调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
B.城市每处重要建筑的外观色调应如何决定
c.怎样使城市的整体环境色彩调和美丽宜人
D.一个城市是否有可能形成特定的色彩基调
,作者认为,商业区的色彩景观应如何控制?(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提到欧洲城市的商业区时用了“安静”一词。请推断“安静”的原因。  (4分)
.请对文章主要内容作100字左右的摘要。  (5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溴甲烷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 广谱的杀虫剂。它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从而达到灭虫 防病 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残留的溴甲烷能迅速挥发,短时间内即可播种。因此,溴甲烷是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一种土壤熏蒸剂。由于溴甲烷无色无味,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常常在这种熏蒸剂中加入约2%的催泪剂作为警报剂。
但是,前段时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一项声明,敦促全世界进一步限制使用溴甲烷。
与真菌 细菌 病毒 昆虫等生物相比,人可能更脆弱。所以,作为一种对有害生物所向披靡的杀虫剂,它对人的毒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可对人的皮肤 肺 肾脏和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 休克等症状,个别中毒者还会双目失明。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溴甲烷用于土壤消毒的量约占溴甲烷消费总量的70%。经溴甲烷消毒后的土壤,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溴甲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态 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经溴甲烷熏蒸处理后,土壤中的生物种类急剧减少,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由于没有其他种类生物的竞争和牵制,农作物的病原菌势必大量繁殖 积累,这就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反过来,又不得不加大溴甲烷的用量,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中,影响大气臭氧层,破坏大气环境。
正是由于溴甲烷存在“不光彩”的一面,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呼吁尽快禁止使用溴甲烷。1997年9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达国家于2005年停止生产并禁用溴甲烷;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溴甲烷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不超过1995?1998年间平均用量的80%,并且将于2015年最终淘汰溴甲烷。
由于世界各国对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视,加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已经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不过,如果这一承诺不能兑现,87个发展中国家将不可能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
.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B.溴甲烷是一种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的土壤熏蒸剂。
C.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D.溴甲烷熏蒸土壤后挥发迅速,很快就可播种,不误农时。

从上下文看,下列对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到大气中,破坏大气臭氧层,恶化大气环境。
B.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C.溴甲烷虽然能杀灭病原菌,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D.溴甲烷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明等症状。

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熏蒸土壤时,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
B.《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生产和消耗的溴甲烷总量不能超过1995?1998年四年间用量的80%。
C.从溴甲烷的特性来看,在实际使用中,除了用作土壤熏蒸剂之外,溴甲烷还可以用于其他物品的熏蒸和消毒。
D.因为87个发展中国家将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所以目前已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欧洲试验海下“风车”发电
欧洲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利用海水潮汐能发电的新技术,将一个开放式的“风车”放置海底,利用海水的流动来转动叶片使之发电。科研人员已开发出第一台试验样机,并于近日在英国西海岸试运行。
这项耗资600万欧元的研究项目由德国 英国和欧盟提供资助,数家欧洲研究机构参与。首台被命名为“海流”的试验样机安置在英国西海岸布里斯托尔湾海面下20米深处。机组形状宛如一个倒立的风车,其叶片直径为11米,以每分钟15转的速度随海水水流旋转。考虑到海水涨落变化,风车上端固定竖塔有5至10米露在水面以上。
科学家说,由于海下“风车”的叶片转动装置是开放式的,因此不用建造水坝。此外,由于海水水流中的能量密度在同比情况下比空气大许多,因此发电设备尺寸相对较小。比如,同为一兆瓦的普通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风车的叶片直径需达到55米左右,但海下“风车”的叶片直径只需20米左右。
据英国运营首台试验机组的MCT公司估算,利用这项技术将可满足英国20%到30%的电力需求。试验样机的发电功率约为300千瓦,但今后科学家将制造出兆瓦级功率的海下发电机组。据目前的勘测,欧洲共有100多个地方适合安装这种新型发电装置,理论发电功率可达1.25万兆瓦,约相当于12个普通核电站的发电功率。
参与研究的德国卡塞尔太阳能供应技术研究所科学家巴尔德说,这项新技术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最佳补充,其优势在于不受天气影响。他说,只要地球自转,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潮汐能就会一直存在。
尽管海下“风车”发电成本约为每千瓦小时5到10个欧分,略高于常规发电成本,但它具有无污染 可持续使用等显著优点。不过也有科学家提出,海下“风车”叶片转动时力量很大,会对周边海水流动产生较大影响,也容易对一些海洋生物造成伤害。
  下列对海下“风车”发电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利用海水潮汐能和海水的流动转动置于海底的“风车”叶片,使“风车”发电的技术。
B.是利用海水的涨落变化转动海底“风车”叶片,带动与“风车”相连的发电机组发电的技术。
C.把类似倒立风车的发电机组置于海底,利用海水潮汐能转动叶片,使之发电的技术。
D.与风力发电机结构和原理相同,只是以海水潮汐能替代风能,使“风车”发电的技术。

  下列对“由于海水水流中的能量密度在同比情况下比空气大许多,因此发电设备尺寸相对较小”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海水水流能量大于空气能量,因此,海下“风车”发同样电力所需设备比陆上风车小。
B.海水水流能量密度大于空气能量,因此,海下“风车”发电设备都比较小。
C.海水水流能量密度大于空气,因此,海下“风车”发电设备都比较小。
D.海水水流能量密度大于空气能量密度,因此,海下“风车”发同样电力所需设备比陆上风车小。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海下“风车”发电以海水潮汐能为能源,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的沿海国家。
B.经勘测,欧洲有100多个地方适合海下“风车”发电,可见对海洋地理环境有特定要求。
C.海下“风车”发电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最佳补充,发展下去,将成为发电的首选方式。
D.海下“风车”发电不会污染环境,但容易伤害海洋生物,又有一些物种将会灭绝。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人类嗅觉之谜
嗅觉是指嗅觉感受器对气态化学物质刺激起反应时产生的信息,经大脑嗅皮质处理形成称为气味的感觉。能够引起嗅觉的化学刺激物称为嗅质。大部分自然形成的嗅味,实际上是几种嗅质分子的混合物,然而这些嗅味是作为一种单独的感知信号而被感知的。这种复杂的单独感知是嗅觉的显著特征。
人类嗅觉系统包括由嗅上皮 嗅神经 嗅球 嗅束 嗅皮质等结构所组成的嗅觉传导径路,以及由大脑边缘系有关结构参与组成的嗅反射径路。
科学家研究发现,嗅觉感受器即嗅细胞,是惟一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且能直接接收环境中化学物质刺激的神经元。嗅细胞是双极细胞,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中,两侧纵面积约5平方厘米。嗅上皮由嗅细胞 支持细胞 基底细胞核粘液腺组成。每个嗅细胞顶部有6-8条短而细的纤毛,埋于粘液腺所分泌的粘液中;细胞的底端是由无髓纤维组成的嗅丝,穿过筛孔直接进入嗅球。嗅上皮纤毛膜上存在着特异性受体,称为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e OR)。研究发现,嗅觉受体与嗅质的相互作用,是对气味识别的开始;嗅觉受体分子决定嗅觉信号传导的特异性。研究证实,每个受体可以探测数量有限的气味。嗅觉受体被嗅分子激活后,就会产生电信号,从而沿着嗅觉传导通路,传向嗅觉中枢,引起嗅觉。
在理论上,1000个嗅觉受体可以检测到的气味有10亿种,而实际上人类只能辨别约1万种不同嗅质的气味。物理化学性质可能是最基本的限制因素,因为化学物质必须具备一定的挥发性 可溶性和稳定性,才能作用于鼻腔内的感觉组织。
那么,这些决定嗅觉功能的受体是怎样产生的呢?科学家运用分子生物技术,破译了受体嗅觉基因。研究得出结论:每个嗅觉受体细胞,都只由某一种特定气味的受体基因表达。实验发现,每一个细胞只对一种或两种特殊的气味其反应;而且嗅球中不同部位的细胞,也只对某种特殊的气味其反应。嗅觉系统也与其他感觉系统类似,不同性质的气味刺激有其专用的感受位点和传输线路,各种基本气味是由于它们在不同的传输线路上引起不同数量神经冲动的组合,在中枢引起特有的主观感受。真可谓专线专用的“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这个中枢把所得到的全部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形成一种模式。因此,人们能在夏天闻到茉莉花的清香,并在其他时候能够记忆起这种香味。
.对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其显著特征表现在,嗅觉感受器对气态化学物质刺激起反应时产生的信息,经大脑嗅皮质处理形成称为气味的独特感觉。
B.其显著特征表现在,能够引起嗅觉的化学刺激物,大部分都是自然形成的。
C.其显著特征表现在,引起嗅觉的大部分自然形成的嗅味,实际上是几种嗅质分子的混合物。
D.其显著特征表现在,嗅味中的各种嗅质分子是作为一种单独的感知信号而被感知的。

.从原文来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人类识别气味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发现了人类的嗅觉系统,包括嗅觉传导径路和嗅反射径路。
B.发现嗅觉细胞是惟一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且能直接接收环境中化学物质刺激的神经元。
C.找到了嗅觉受体,并破译了嗅觉受体细胞都只由某一种特定气味的受体基因表达的秘密。
D.运用分子生物技术,找到了嗅觉功能的受体是怎样产生的。

.结合全文,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嗅觉受体与嗅质的互相作用,就会产生电信号,这种信号通过嗅觉传导通路传向中枢神经,引起嗅觉。
B.人类只能辨别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除了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还有其他的因素的限制。
C.“条条大道通罗马”,是指不同性质的气味刺激有其专用的感受位点和传输线路,但它们都连接着人的中枢神经。
D.人们夏天闻到的茉莉花香味,能在其他时候记起来,是人的记忆被再次唤醒的结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科普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