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简要分析公元3到6世纪,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深刻的启示?
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
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人物是谁?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在那部著作里?
(2)他在思想上有什么主张
(3)他的学说对后世有何影响?
读图题
战国时期,秦国国势不振,被各国轻视。新的秦国君主即位后,下诏求贤,决心变法图强。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责戚多想望。……后五月二秦孝公卒……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循..
(1)材料中的“商君”是指谁?
(2)请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3)这次变法有何意义
(4)根据材料二,结合商君变法的内容,分析导致商君悲惨结局的原因?
(5)通过商君辅佐秦孝公产生的影响,联系我国现在的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大立场上和鲜卑族拓跋部的立场上对于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
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对照表
战役名称 |
时间 |
交战双方及兵力对比 |
结果 |
官渡之战 |
200年 |
曹操(3-4)万—袁绍(10万) |
曹操胜 |
赤壁之战 |
208年 |
曹操20万—孙刘联军5万 |
孙刘胜 |
淝水之战 |
383年 |
东晋8万—前秦80万 |
东晋胜 |
请回答
(1)根据交战双方兵力投入与战役结果,概括出三次战役的相同点。
(2)这些战役一定程度改变了历史的发展,其中赤壁之战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3)通过分析以上战役,结合你对战争的了解,说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后人认为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写诗赞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李冰因修筑了哪一水利工程获得后人如此称赞?这一水利工程修筑在我国的哪一条江上?
(2)你认为该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有哪些?
(3)由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兴修联系到今天的水利工程建设,说说2003年6月1日正式下闸蓄水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在哪些方面发挥效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后人认为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写诗赞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李冰因修筑了哪一水利工程获得后人如此称赞?这一水利工程修筑在我国的哪一条江上?
(2)你认为该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有哪些?
(3)由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兴修联系到今天的水利工程建设,说说2003年6月1日正式下闸蓄水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在哪些方面发挥效益?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的历史事件。(四例即可)
(2)请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在材料一中分别对应的句子。
(3)材料二和今天的哪个节日有关?材料三中的“朱毛合”后建立了哪支队伍?
(4)从材料二到材料三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六朝古都”之称,在近代发生过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在南京签订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是与哪年签订的?请用一句话概括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图1是小华同学去南京某纪念馆参观时拍下的一张照片,请根据这张照片看出该馆是为纪念什么事件而修建的?这个事件距今有多少年了?对此事件,你有什么感想?
(3)图2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时的欢庆场面。请回想,这一场面的出现与哪一次著名战役有关?
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社会的中国历史,始终贯彻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使中国重新获得独立。同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走上了探索救国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问:
(1)写出下列各阶层重大探索活动的名称:(提示:按序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10分)。
①地主阶级:
②资产阶级改良派: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
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或知识分子):
⑤中国共产党:
(2)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是哪次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改革是一个国家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中重要的改革,请列表加以对比。
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制度。你知道他是谁首创的吗?请制作出秦朝的行政系统简表。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确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深圳商报》《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请回答:(共12分)
(1)文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2)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中,哪些人物的思想认识分别达到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各举一例)
(3)任选“自强”“变法”“革命”中的一个事件,分析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如果答出一个以上的事件,以第一个事件的答案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