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
持续时间 |
参加国 |
死伤人数 |
经济损失 |
4年多 |
30多个国家 |
3000多万人 |
3400多亿美元 |
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人类历史上的空前灾难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
A.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B.三国同盟的形成 |
C.萨拉热窝事件 |
D.三国协约的形成 |
在中国历史上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而在欧洲哪一地区成为近代列强争夺的焦点()
A.巴尔干半岛 | B.意大利 | C.地中海沿岸 | D.直布罗陀海峡 |
19世纪末,某国外长在议会发表演讲时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 ,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这里的“我们”最有可能是指()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德国 |
1892年,“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现代奥运会应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当时威胁这一主张是()
A.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C.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的形成 |
D.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形成 |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凡尔登战役②五四运动③巴黎和会的召开④三国协约的形成
A.②③①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④①③② |
某校历史小组准备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讨论会”,不应选入以下哪个事件()
A.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 B.斯大林格勒战役 |
C.诺曼底登陆 | D.日本代表签署投降书 |
如图,2011年12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苏州工业园区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考察,他要求“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历史上,在电器发明领域注册发明一千三百多种、被誉为“发明大王”的是
A.哈格里夫斯 | B.瓦特 | C.爱迪生 | D.爱因斯坦 |
下列国家中,不是三国同盟成员国的是
A.德国 | B.奥匈帝国 | C.意大利 | D.法国 |
发生在一战中,因为战役及其惨烈,它的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该战役是()
A.滑铁卢战役 | B.凡尔登战役 | C.斯大林格勒战役 | D.攻克柏林战役 |
一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句话表明
A.德国与英国的矛盾尖锐 |
B.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
C.不满意当时本国领土的狭小 |
D.对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不满 |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引爆这只“火药桶”的“火星”是
A.三国同盟的形成 | B.三国协约的形成 |
C.弧洲的觉醒 | D.萨拉热窝事件 |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留给我们的教训是()
①恐怖活动会威胁世界和平
②刺杀行动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③恐怖主义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④个人英雄主义能够拯救民族危亡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