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
步骤一 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
(1)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和“盛世”。(至少两例)
(2)“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 ,他修建的 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思想言论 |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
“兼爱”“非攻” |
“仁政”“民贵君轻” |
思想家 |
|
|
|
步骤二 体验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结合上面三幅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问题?
(5)“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浩劫,请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步骤三 感悟历史,描绘“和谐”人生
(6)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人类仍面临着许多不和谐问题。对此应该如何做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和谐,谈谈你的设想。
战争的发生,总是因为经济、政治、军事、民族等各种矛盾的激化而引发的。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就说过:“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回答:
(1)根据一战前的欧洲形势,请你说说,欧洲是怎样逐步变成一只“火药桶”的?
(2)最后引爆“火药桶”的“火星”是什么?
(3)一战对欧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有何共同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为真正世界规模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有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42年夏季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陷入了被动局面;德、意法西斯丧失了东北非战场的主动权;德国法西斯在苏联战场不断遭到失败,……人们确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已经到来,战争正在朝着有利于盟军的方面发展。
--改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的全球霸权的破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战争"具体是指哪场战争?在"该死的联盟体系"中展开较量的是哪两大集团?他们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2)材料二中的"转折"开始于哪一事件?"盟军"采取的什么军事行动迫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两面夹击之中?
(3)材料三中"新的世界格局"是由哪两个大国主宰?这一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该死的联盟体系”中展开较量的是哪两大集团?
材料二:“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某战地记者的报道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哪一场战役? “引爆”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三:19世纪末,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据材料三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料统计表
参战国 |
持续时间 |
卷入人口 |
参战人员 |
伤亡人员 |
直接经济损失 |
30多个 |
4年多 |
15亿 |
0.7亿 |
0.3亿 |
1805亿美元 |
(4)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研究战争,反思战争,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战争探源】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资本主义世界深刻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经济领域重大事件。
【战争对手】
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其中哪一个军事集团的性质完全不同于其它三个军事集团?在加速两次世界大战结束过程中,俄国分别有怎样的行动?
【战争创伤】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其中一战中有“绞肉机”和“屠场”之称的是哪一战役?一直以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始终不愿承认当年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请举两例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在湖南犯下的罪行予以驳斥。
【战争反思】
世界大战的硝烟虽已远去,但时至今日,破坏世界和谐的事情仍旧时有发生。其中威胁世界和平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请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就如何构建和谐世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谈谈你的建议。
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世界的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6月4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演讲时声称,“印度与中国在陆地上接壤,日本与中国则经海洋接触。然而,1500多年以来,中国同日本、印度的关系从来不曾圆满。”
(1)材料一中“1500多年以来,中国同日本、印度的关系从来不曾圆满”。请你举出古代史上中日、中印友好史实各一例加以驳斥。
材料二:2014年3月8日,全国人大会议上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
(2)一战前,英、德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组建了哪两大军事侵略集团?1894年中日之间发生了哪场战争?日本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材料三:
新时期的“东方慕尼黑” 《露馅》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你认为造成目前中日关系僵局的原因有哪些?
(4)面对中日关系,青少年应怎么做?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俄、德、意、奥分别组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4分)引发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战争中最残酷的战役是什么?
(2)二战前,英法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了什么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二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惨烈,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给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留下了许多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人认为没有这一事件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知识给予驳斥。(2分)
(2)材料一中图二所示的漫画,形象地反映了哪一次国际会议?(1分)这次会议造成了什么恶劣的影响?
材料二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平民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
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请想一想,将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到中东。
--据百度文库资料改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材料三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中、英、美、苏、法为首的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4)根据材料一中图三及材料三,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展的进步潮流是什么?
(5)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你认为怎样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
战争是当前各国人民关注的大事之一,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据此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问题:
(1)请指出下图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有人认为“如果没有上述事件的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可能爆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协调其利益冲突,对中国主权造成严重的影响。综观历史,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的战与和、亲与疏均影响到亚太地区以及世界局势的发展与变化,你认为三国应怎样做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014年全国两会结束不久,习近平即连续到访荷、法、德、比欧洲四国,并访问欧盟总部,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外交将“对焦”欧洲,中欧合作将迎“春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西方殖民者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怎样的尊严?
材料二:经过数百年你死我活的斗争之后,德国和法国人民都深刻地进行反思,认为这样你死我活的对抗下去对双方都是个灾难。于是双方决定重归于好,永不再战……
(2)历史上法德之间有很深的“积怨”。请举出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双方两败俱伤的战役。历史上法国、德国相互对抗的史实还有哪些?(任举2例2分)
材料三: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欧洲实现联合有什么好处?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4)习近平访问欧盟、中欧合作有何意义?
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世界的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6月4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演讲时声称,“印度与中国在陆地上接壤,日本与中国则经海洋接触。然而,1500多年以来,中国同日本、印度的关系从来不曾圆满。”
(1)材料中“1500多年以来,中国同日本、印度的关系从来不曾圆满”。请你举出古代史上中日、中印友好史实各一例加以驳斥。
材料二:2014年3月8日,全国人大会议上,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
(2)一战前,英、德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组建了哪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3)1894年中日之间发生了哪场战争?日本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4)你认为造成目前中日关系僵局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1919年,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会议。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19-1939年这一时期有二十年的休战,如果说前十年似乎在逐步恢复一战后的新秩序,那么后十年则一点点地引燃了二战的烽火。
请回答:
(1)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新秩序”是什么?在“休战”中的后十年里,促使二战爆发的因素有哪些?
(2)两次世界大战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为了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你有何建议?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普林西普立刻冲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结果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大战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大战涉及欧、亚、非三洲,双方阵亡840万人,伤2100万人,战争中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学习本课以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