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常和人们演算“13亿的乘除法”,他说:“人多.不发达就是我国的两大国情。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记住的。”“13亿的乘除法”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请你认真思考回答:
(1)在下面算式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一个问题或现象)
① ×13亿=很大很大的问题
② ÷13亿=很低很低的水平
(2)你认为要解决算式中存在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解决 问题?这一问题的本质是 ?
为此我国实行了 基本国策?
实行这一基本国策的目的是 ?
王师傅15岁的儿子小羽在我市某中学读初三。一个星期前,学校突然通知王师傅,要他到学校面谈。原来小羽一贯学习不认真,经常去游戏厅,成绩较差;学校怕他参加中考影响学校均分,就劝他自动放弃参加中考,并承诺颁发毕业证书。学校拿出一份事先写好的“自愿不参加中考声明”,要求他们签字。无奈,王师傅和小羽都在“声明”上签了字。
作为小羽的朋友,你准备怎样帮助他?
【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材料: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微公益”作为公民社会责任感新的体现方式,越来引发大家关注,越来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到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据悉,你校学生会打算举办一次“微公益在行动”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设计一条“微公益”宣传标语。
例:捐一本书,送一份希望。
(2)青少年积极参与“微公益”行动有何意义?(三方面即可)
(3)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呢?(三个方面)
美国有位心理学家在普林斯顿大学里,做过一个孤独对人影响的实验。他请一些大学生中的志愿应试者单独住进一间与他人隔绝,悄然无声的封闭小屋里。里面放有各种食物,尽可以自由吃、喝、睡,但不能与任何人交往,也不能看任何书籍。应试者只要在实验室住上4天即可获得一笔相当丰厚的酬金。这些应试者刚开始时轻松自在,可是两天后所有的应试者开始拼命地敲打墙壁,要求出来。当他们重回“人世”时,个个神情痴呆,表情麻木,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大大降低,并且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完全恢复。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材料二:针对权力运行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合理性。
我国现有1200多万家企业,其中957万家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中90%以上是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实体经济领域,其发展状况已经成为我国实体经济的晴雨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是巩固和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工信部在会上发布《“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指出中国将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
请回答:国家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关注国家发展 建设美丽家园
材料一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觉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感,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千,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对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有什么意义?
(2)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面对当前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材料二 2022年4月6日,广安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觉组举行联合学习(扩大)会。会议要求认真学习并深入贯彻觉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怎样以实际行动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喜迎党的二十大?
海南实验中学840名初一新生站在学校操场上顶着太阳的炙烤,按照老师的节拍开始接受短暂的军训生活。王副校长介绍,学校军训从昨日起正式开始,所以初一新生必须参加,没有特殊情况一律不准请假。“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学生家长或者学生本人因为怕吃苦而来请假,我相信这些孩子们都能坚持下来。”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这则材料的认识。
本题共计16分
材料一:2014年9月13日凌晨3时开始,四川广安市邻水县普降特大暴雨,最大雨量达到385.3毫米,这是25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邻水县人民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灾区群众不等不靠,同舟共济,携手抗击洪灾,恢复生产。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巨大胜利。
材料二:2013年12月2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校决定开展一次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2)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3)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两种种活动形式。
(4)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你认为党和国家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基本路线
(5)为了实现国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你认为我国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科技创新 引领发展】
材料一:2023年,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产业深度融合,国产大型邮轮成功制造,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材料二:2023年,我国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公关成果丰大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请列举近几年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
(3)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得益于我国实施了哪些战略?
(4)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连云港是一座海滨城市,围绕“保护海洋环境”主题,同学们开展了实践探究活动。
(1)图1、图2中的国家机关是如何各司其职,共同保护海洋环境的?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图3青年人观点的理解。
(3)从图4“维护美丽海湾环境的建议”“探索靠海吃海新路的创意”中任选其一,参照示例,完成任务。
【中部崛起 通江达海】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湖南,因水而名,因水而兴。某校学习小组就此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以下信息。
(1)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润粮仓”“储能源”说说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2)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湖南在加快崛起中怎样实现产业兴、四海达。
【互利共赢 中国担当】
材料一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落地。成员国国家间实施关税减让,进一步增强RCEP成员国市场、资源和要素的联通性,促使贸易投资更加密切。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达到2.86万亿元,同比增长6.9%,占中国外贸总值的30.4%。
材料二 中国正在以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新兴大国的责任,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1990年中国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从此头戴蓝盔的中国维和人员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多个冲突地区。截至到2022年5月,中国的和平方舟医疗船到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灾后救援,医疗服务。中国被联合国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分析我国加入RCEP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为什么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3)世界和平与发展,有你,有我。中学生如何为世界添光彩,请提两条建议。
我国宪法不仅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而且明确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公民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某初三学生黄某受到张某的非法侵害,本应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此事,但他却纠集了几个人,将张某打成重伤,结果黄某因“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请概括材料说明的道理,并简答如何才能做一个好公民。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有些同学上课时,隔几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晚上就寝,摇个微信躲在被子里和陌生人畅聊;玩游戏、看电子书、在网上吐槽(任意发表言论)……手机这个美丽的终端让一些同学任意地永远在线。
(1)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网络的? (6 分)
(3) 联系实际为那些永远在线的同学提几点积极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