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图并回答(每空1分,共13分)
下图的玻璃瓶中是正在萌发的大豆种子,玻璃罩中是盆栽的幼苗,两者用玻璃管联通。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瓶中的种子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2.玻璃瓶中的幼苗能够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和 。
3.向玻璃瓶中加入适量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加强,产生的 气体增多,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 作用增强,说明该气体是这种作用的 。
4.如果把漏斗和玻璃关都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减弱,原因是
5.一段时间后,将玻璃罩内幼苗的叶片摘下,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 加热,使 溶解在酒精中,再向叶片滴加碘夜,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 。
6.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 的平衡。
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各步骤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用图中编号及箭头表示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表示把盆栽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③表示酒精脱色,能使叶片中的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4)图⑤表示向叶片滴加碘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当滴加碘液后,叶片未遮光的部分_____________,由此可推断出_____________;叶片遮光的部分_____________,由此可推断出____________。
(6)这个实验说明,绿叶只有在________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7)下列关系实验中对照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对照组 | B.叶片未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
C.不需要对照组 | D.叶片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
请根据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图示,回答问题:
(1)甲图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其作用是 。
(2)乙图所示的过程表示植物细胞在 。
(3)丙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分布示意图,其中字母A、B、C所指的是血管,且红细胞在B血管内是单行通过的,D是某种器官, “→”所指方向是血液流动的方向。如果A与右心室相连,C与左心房相连,则D是 。
将放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银边天竺葵(叶的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作如下处理,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叶片甲和叶片乙,经脱色、漂洗、滴加磺液和再漂洗后,观察叶片甲和叶片乙中①﹣﹣﹣④部分颜色的变化,其中,会变成蓝色的部分是.
如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处变成了什么颜色?
。
(2)滴加碘液后只有B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叶片A处不变蓝的原因
是 。
(3)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得出的结论是 。
学习完植物的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后,某兴趣小组精心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分析回答:
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均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其他处理如图,然后将甲装置整体移至光下6小时;
②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③取出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然后漂洗干净并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1)甲装置中,A与B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
(2)从A瓶中挤出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 作用产生的。
(3)用乙装置脱色时,小烧杯内盛放的液体是 。
( 4)滴加碘液后,变为蓝色的是取自 瓶的叶片。该实验可以证明:绿叶制造淀粉时需要光照和 。
如图所示装置用来研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
(1)这种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3)实验开始前,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叶片中的____________运走或耗尽。
(4)瓶内的叶片与瓶外的叶片形成一组____________。
(5)请补充完整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将盆栽银边天竺葵(叶的边缘不含叶绿素,呈白色,如下图“A”处)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图“B”处)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放在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后,将此叶片脱色处理,滴上碘液,结果“A”、“B”两处不变色,其余部分变蓝(如图“C”处)
(1)滴上碘液,“C”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制造了 ;
(2)滴上碘液,“B”处不变色,说明 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3)滴上碘液,“A”处不变色,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右图是从天竺葵上剪下的一片叶子,在此之前已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用不透光的纸(如图)遮住叶子一部分,然后放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
(1)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外一昼夜的目的是 ;
(2)用清水漂洗干净后,滴加碘酒,遮光和不遮光部分分别呈 色和 色。
(3)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 ,光合作用需要 。
将盆栽银边天竺葵(其叶边缘无叶绿素,为白色)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其中一片叶片的“B”处两面遮盖(如图所示),放在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后,将此叶片摘下,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取出,滴加碘液进行观察。请参看图并回答问题。
(1)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 消耗掉,避免对最终的实验现象产生干扰。
(2)C处变蓝色,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A处不变色,原因是 。被遮光的B处会变色吗?
答: 。原因是 。
(3)请把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补充完整:
请完成实验步骤: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变成 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见光部分呈 色,没遮光的部分不变 色。说明绿叶在光下生成了 (物质),生产车间是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
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
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 运走耗尽。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 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
(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
小明与同学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遇到一些问题,请帮他们解决。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为了使实验更为准确,实验前,首先需要将植物放在黑暗中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中,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目的是为了与不遮光的部分进行实验 。
(3)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植物放在 下数小时。
(4)用清水漂洗经酒精脱色后的叶片,再向叶片滴加碘酒,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了 。
(5)滴加碘酒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去碘酒,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 (遮光/未遮光)部分不变色, (遮光/未遮光)部分将变 色。
(6)“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证明了( )
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
B.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中有淀粉。 |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
D.光合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 作用。
(3)下图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 。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叶片中 部分,由此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
②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
③在无风晴天的中午实验地点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
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下的气温(T1)、下的气温(T2)、下的气温(T3)。
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的距离相同。
④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 (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