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叶,而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那仙人掌有机物的“加工厂”在哪儿呢?某小组展开探究。

实验准备 开花的仙人掌(如图)、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等。
实验原理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茎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含有椭球状的叶绿体。
实验步骤 取图中                两器官,用切片刀将它们切成          ,分放在两个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备用;取两片             ,在中央滴一滴清水,用毛笔蘸取要观察的部位,放入中央清水滴中,盖上盖玻片,用           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两片临时装片,并帖上          
实验结果 一个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椭球状绿色颗粒,另一个看不到。
实验结论           是仙人掌有机物的“加工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红发现水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发绿。仔细观察,她又发现大蒜、蒜苗和韭菜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小红猜想可能是光和叶绿素的形成有关。于是,她想利用家里的蒜瓣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和她一起来设计吧。
(1)针对小红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            
(2)小红将一些蒜瓣分别泡在甲、乙两个装有水的瓷盘中,两盘中的蒜瓣的数量应     。然后将甲盘放在阳光下,乙盘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3)根据假设可以预测,甲盘中长出的蒜苗叶是    色的,而乙盘中的是     色的。
(4)在这个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明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晚上,他将金鱼藻放入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的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并记录在下表中。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试管与灯的距离越近,每分钟产生的气泡的数目越多
B.气泡是金鱼藻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C.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D.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氮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Ⅰ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其中代码甲和乙表示细胞结构,数码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图Ⅱ表示该植物一昼夜(O—K段)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释放量,请分析回答:

(1)在图Ⅰ中,甲表示的结构是           ,①表示的物质是        ;若环境温度降低,乙所示结构进行的生理活动会          
(2)在图Ⅱ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______段(填图中代码);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______段(填图中代码);在BF时间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3)分析图Ⅱ曲线,可以推测,在光照过强的情况下,分布在叶片表皮上的部分        会关闭,从而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导致光合作用减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县农业、养殖业都很发达,有许多知名的农产品品牌.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

(1)西宋蜜桃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整枝,依据的是         原理,桃花的结构中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     
(2)黄河口大闸蟹属于      动物门,其体表具有     
(3)大棚蔬菜能反季节上市,主要克服了哪一非生物因素对蔬菜生长的限制?      
(4)某校生物探究小组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设备,测量了图1所示密闭装置中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2.
①造成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生理过程是      ,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内的     
②在bc段,该装置内氧气的浓度变化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甲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_____作用。
(3)图乙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______。脱色后绿色的部分变成___色,这是因为叶片中的___溶解到酒精中去了。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图甲叶片中_________部分,由此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    
(5)图甲白色部分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一为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②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作答:

(1)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图一中物质①、②是通过___________进出叶片的。
(2)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___________
(3)图二中表示一天内光合产物开始积累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点。请你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实验能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各实验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步骤①中,将植物放在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______       ________;
(2)在步骤②中,从叶片上下两面遮盖黑纸片的目的是设置一组________实验,这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在步骤④中,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变绿,说明_____________会溶解于酒精。
(4)在步骤⑥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除此之外光合作用的另一种产物是          
(5)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变是把        物转化为        物。
(6)请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深秋季节,临朐石门坊呈现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光照变弱,叶绿体中的叶绿素逐渐变为红色
B.温度降低,叶绿体中的花青素增多,液泡中的叶绿素减少
C.温度降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减少,液泡中的花青素增多
D.光照变弱,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不变,液泡中的花青素增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雨后,小军看到一位爷爷在花园给花“浇水”,不禁好奇地问:“爷爷,刚下过雨,怎么还给花浇水?”爷爷笑道:“我不是在给花浇水,是用水冲掉叶片上的泥土,这样有利于花的生长。”“为什么冲掉叶片上的泥土有利于花的生长?”针对这个问题,小军进行了如下探究。

(1)根据学过的知识:“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植物的某些生理作用有气体进出叶片”,小军作出了假设。他作出的假设应是_________。
(2)为验证假设,小军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A、B分别表示套在两个叶片上干燥透明的塑料袋,塑料袋的袋口扎紧。分析此装置可知,小军设计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3)小军先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实验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结果A内干燥,B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由此可知,气孔堵塞会影响植物的_________作用。
(4)随后,小军想通过实验验证“气孔堵塞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另取一个相同的实验装置,用燃烧的蜡烛耗尽A、B中的氧气,并迅速扎紧袋口,把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6小时后,将A、B内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内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5)小军还想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气孔堵塞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于是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另取一个相同的实验装置,打开A、B袋口,将两支点着的卫生香分别迅速伸进袋内。小军的预期的实验结果是:A内的卫生香继续燃烧,B内的卫生香熄灭。但实际上却是:A、B内的卫生均继续燃烧。要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白天增加光照可使__________增强,夜晚降低温度可使_________减弱,从而增加        的积累.
(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大大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 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_________________。
(4)检测结果表明,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时通风。你认为每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在曲线___    __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甲图表示大棚西瓜叶片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情况,乙图为西瓜叶肉细胞结构图,丙图表示西瓜大棚内一天24小时所测到的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水蒸气是通过叶片的       运输来的,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叶片进行       所产生的拉力,然后通过叶片上的      排出植物体.
(2)挤压西瓜果肉能得到甘甜的果汁,主要是因为图乙中[       ]       内含有糖分.
(3)植物所需的能量是通过图甲中[       ]       获得的;此过程发生在细胞的      
(4)图丙曲线所示的      时间段与甲图中C叶片情况相对应.
(5)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可说明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其中18﹣﹣24时说明的是       ,西瓜重量增加的物质主要来自环境中的       合成的,此过程发生在乙图[   ]       中,反应式是     
(6)要增加大棚西瓜的产量,生产中经常要进行“通风”,其目的是      
(7)每年5月份,樱桃大量上市,小霞在嘱樱桃的时候,发现树顶的樱桃比树冠下方的樱桃更甜,这是因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小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A瓶装有萌发的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种子。小悦观察到A瓶蜡烛熄灭、B正常燃烧证明了种子                     
(2)实验二:在进行实验时,小悦应先将C、D两装置放在    环境中一昼夜,其目的是                           ,再将两个装置放在光下2小时,分别摘取一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后,观察到装置_________中的叶片变蓝,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3)实验三:在设计时小悦在试管中滴加了适量的油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小悦发现装置E的塑料袋内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根据此实验原理,为减少水分散失,移栽植物时可采用                        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