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工业上可用甲烷(CH4)裂解制取高质量炭黑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C+2H2,现将32吨甲烷裂解,可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小红将3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固体的总质量为20.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3)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镁的含量,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g,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4%NaOH溶液,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NaOH溶液质量/g |
10.0 |
20.0 |
30.0 |
40.0 |
Mg(OH)2质量/g |
0.232 |
0.522 |
0.580 |
0.580 |
(1)实验 (填实验编号)中硫酸镁完全反应。
(2)计算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分析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加入4% NaOH溶液质量0﹣30.0g过程中,产生Mg(OH)2沉淀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已知:①NaHCO3 固体受热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②Na2CO3 受热不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 NaHCO3 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填标号)。
A.俗称小苏打 B.难溶于水
C.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D.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2)欲测定某 NaHCO3固体样品(只含Na2CO3杂质且分布均匀)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将 5.0g 该样品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生成CO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NaOH溶液的pH 7(填“>”、“=”或“<”),用该溶液将生成的CO2完全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由图中数据可知,上述5.0g NaHCO3 样品完全分解产生CO2的质量为 g,产生H2O的质量是 g。
③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已知金属钴(Co)的活动性与铁相似,请预测氯化钴(CoCl2)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经查阅资料,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
物质 |
CoO |
Co(OH)2 |
CoCl2 |
CoSO4 |
Co(NO3)2 |
CoCO3 |
在水中的溶解性 |
难溶于水的灰绿色固体 |
难溶于水的粉红色固体 |
易溶于水形成粉红色溶液 |
易溶于水形成粉红色溶液 |
易溶于水形成粉红色溶液 |
难溶于水的粉红色固体 |
限选试剂:CoCl2溶液、(NH4)2CO3溶液、Na2SO4溶液、AgN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镁条、铜片。
预测 |
预测的依据 |
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
①能够与含Ag+的 可溶性盐反应 |
CoCl2 溶液中含Cl﹣, AgCl难溶于水。 |
取少量CoCl2溶液于试管中, ,如果观察到 ,则预测成立。 |
②能够与 (填物质类别)反应 |
|
取少量CoCl2溶液于试管中, ,如果观察到 ,则预测成立。 |
③能够与 (填物质类别)反应 |
|
取少量CoCl2溶液于试管中, ,如果观察到 ,则预测成立。 |
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200g。
加热时间/min |
0 |
t 1 |
t 2 |
t 3 |
固体质量/g |
26.0 |
23.4 |
16.4 |
16.4 |
请计算:
(1)共制得氧气 g。
(2)所得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50g装入烧杯中,每次滴加50g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及图象如下:
次数 |
1 |
2 |
3 |
4 |
5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50 |
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
100 |
150 |
197.8 |
245.6 |
295.6 |
请根据有关信息计算:
(1)a的数值为 。
(2)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求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
过程中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结束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结果精确到0.1g)
(2)冷却至室温,将剩余的固体溶解在85.1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计算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根据所示的实验和提供的数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求:
(1)a的质量 g。
(2)b点溶液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 克。
(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 2CO 3,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g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 2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 2溶液产生沉淀)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
食用碱的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加入CaCl 2溶液的质量 |
20g |
40g |
60g |
80g |
生成沉淀的质量 |
3g |
m |
8g |
8g |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1)m= g。
(2)40g该食用碱与足量CaCl 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 g。
(3)该食用碱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g,烧杯内剩余固体27g。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40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 g。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已知: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2Na 2O 2+2H 2O=4NaOH+O 2↑.为了证明过氧化钠(Na 2O 2)固体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供氧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铁架台等已略去)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请将如图F方框中A装置的长颈漏斗和玻璃导管补画完整。
(3)D装置的作用是 。E装置中可能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 以上装置导管接口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接 、 接 、 接 、 接b。
(5)氧气可采用B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
(6)实验结束后,取C装置中固体溶于水,无气泡产生。请设计实验,检验C装置中固体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7)某潜水艇上有100人,如果每人每分钟消耗氧气为0.001kg,假如所需要的氧气全部由Na 2O 2与CO 2反应来提供,则该潜水艇一天所需要Na 2O 2的质量是多少?
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 (填字母代号)。
a.纯碱 b.烧碱 c.苏打 d.小苏打
(2)如图1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3)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2方案:
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②写出加入Ba(OH)2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③溶液X中含有哪些杂质?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4)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某化学小组用图1装置制取氧气。
①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的原因是什么?
③若用B装置收集氧气,请将B装置中导管补画完整。若氧气已收集满,可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2)已知甲酸(HCOOH)具有挥发性,在热的浓硫酸中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用图2微型实验装置制取CO,然后用CO还原Fe3O4,并检验气体产物。
①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 。
②写出B中Fe3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C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3)将20 g 碳酸钙加入到盛有100 g稀盐酸的烧杯中,反应后烧杯中有固体剩余物,且固体剩余物和溶液的总质量为115.6 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反应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