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
(2)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怎样证明集气瓶中已充满了二氧化碳?
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a.可能是二氧化碳;
b.可能是一氧化碳。
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Ⅰ.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
Ⅱ.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请你分析并回答:
(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请你说明理由: , ;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1)中你的理由。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
(3)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
(4)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驟是 ;
(5)实验后发现试管①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清洗试管①的方法是 。
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图A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
(3)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代号)。
现有 H2SO4、NaOH、Na2CO3、Ca(OH)2、BaCl2五种溶液和CO2一种气体(用 A、B、C、D、E、F各代表这六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分析后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
(2)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为了将混有硫酸钾、氯化钙、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的氯化钾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溶液,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
请根据以上流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除去碳酸氢铵的方法是 ;
(2)步骤④中加过量碳酸钾溶液的目的是 ;
(3)此设计方案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 .
大蒜中的有效成分之一硫化丙烯具有一定杀菌抗病毒功能。硫化丙烯(化学式为C3H6S)中碳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整数比)。
化学兴趣活动课中,同学们对过氧化钠可为潜水、宇航等缺氧环境工作人员提供氧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同学们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装有过氧化钠的实验装置后,发现除生成氧气外,还有固体物质存在。老师介绍说,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盐。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化学式为Na2O2。
常温下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还能与盐酸等物质反应生成氧气。
【猜想】反应后的固体是:
I.碳酸氢钠;Ⅱ.碳酸钠;Ⅲ.碳酸钠和过氧化钠
【讨论交流】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认为猜想Ⅰ肯定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步骤一 |
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 |
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
猜想Ⅱ成立 |
步骤二 |
取少量步骤一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
写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小华认为,直接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就可以验证猜想。同学们认为这样做不合理,理由是 。
下列实验装置常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若用C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装置中应盛放的物质是 。
(2)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A、D装置组合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收集
②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③在装药品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若要用C装置盛满水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a”或“b”)。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物质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BaCl2溶液 |
加稀硫酸后的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
白色沉淀 |
(1)实验②中的现象是 .
(2)小杨同学认为实验①不反应,小康同学不同意小杨同学的观点,认为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反应.
经小组讨论,设计如下实验来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观察到上述实验试管中的现象 (选填“红色消失”或“红色不消失”),说明稀硫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后,同学们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除酚酞外)是 (填化学式)
如图为教材中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改进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装好药品,先通一会儿CO,再点燃酒精喷灯;
Ⅲ.实验结束,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可看到A处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说明Fe2O3转化为 (填化学式),B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Ⅲ中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 。
(3)盛满石灰水的B装置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有下列说法:
①收集多余的CO
②检验并吸收反应生成的CO2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
A.只有①B.只有②C.是①和②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NH 4Cl和KNO 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
10 |
30 |
50 |
70 |
|
溶解度/g |
NH 4Cl |
33.3 |
41.4 |
50.4 |
55.2 |
KNO 3 |
20.9 |
45.8 |
85.5 |
110 |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表可知,50℃时,NH 4Cl的溶解度为 g.
(2)NH 4Cl和KNO 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KNO 3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
(4)烧杯中A中是60℃时,含有100g水的NH 4Cl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1的变化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 g
(5)某同学欲验证NH 4Cl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设计如图2实验,通过观察到 现象得以验证.
A.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
B.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
根据下列甲、乙图示和相关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该元素原子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个电子.
(2)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 (选填“上层”或“下层”)蜡烛先熄灭,该实验都能得出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 .
(3)最近,我国科学家宣布在南海成功开采可燃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能持续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外观像冰,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它主要以甲烷水合物(CH4•8H2O)的形式存在,其中它的主要可燃成分是 (填化学式)
某化学兴趣小组配制了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后,忘记将该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密封保存。该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生变质等情况。(提示:NaOH与CO2会发生如下反应2NaOH+CO2═Na2CO3+H2O)
可选用的试剂有:酚酞试液、稀盐酸、NaCl溶液、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试验方案来探究NaOH溶液是否变质(要求:选用上述试剂中的某一种试剂,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2)为了进一步探究该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可同时选用上述试剂中的 和 完成检验。
实验室常用图中的一些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操作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