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生活中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和稀醋酸溶液。试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不要求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
(1) ;
(2) ;
(3) 。
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接着又向烧杯中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甲同学立刻得出结论:样品中还含有氯化钠,乙同学对该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不一定含有氯化钠,理由是 ;
(2)丙同学认为除了需要确认是否含有氯化钠外,还需要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大家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另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过滤、洗涤;
②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③向滤渣中加少量水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由此判断,滤渣中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根据以上经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
样品中无NaCl |
B. |
样品中只有NaOH和Na 2CO 3 |
C. |
样品中无NaOH |
D. |
样品中有Na 2CO 3、NaOH和NaCl. |
工业上用海水获取粗盐以及实验室用粗盐制得精盐都包含许多化学实验知识,分析以下过程后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海水晒盐与上述操作中 的原理相同;
(3)上述操作可能用到下列装置,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用甲制取淡水可选用装置 (填序号),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为了比较铝与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1)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x= ,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 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3)实验过程中,发现铝与稀盐酸反应更加剧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试管Ⅰ中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
猜想二:试管Ⅱ中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
猜想三:以上两种猜想同时成立。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 (填序号),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 (填序号),作对比试验。
A、硫酸铜 B、氯化钠 C、硫酸钠 D、浓盐酸
(4)通过(3)中的对比试验,观察到试管Ⅰ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Ⅱ中反应明显加剧,则猜想 成立。
某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作了如图所示的改进.
(1)仪器a的名称是 .
(2)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为 .
(3)硫燃烧产生的SO 2可以溶解在NaOH溶液中,该反应与CO 2溶解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相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鉴别SO 2和CO 2的方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
B、扇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NaOH溶液中,观察现象
(5)该改进实验的最大优点是 .
某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得知:实验室用电石(主要成分CaC 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 2H 2)反应的方程式为CaC 2+2H 2O=Ca(OH) 2+C 2H 2↑.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 2加入Na 2CO 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 2
猜想三:NaOH,Na 2CO 3
【设计并实验】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这滴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
|
猜想二不成立 |
实验二 |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
产生气泡 |
猜想 成立 |
写出实验二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延伸】
①若向Cu(NO 3) 2溶液中加少量CaC 2,充分反应,产生的现象是 .
②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 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的选择无关的是 (填序号).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与氧气是否反应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
(4)氮气在很多领域用途广泛.实验室用加热NaNO 2和NH 4Cl的浓溶液制取氮气.
①实验室制取氮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②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收集氮气时可用排水法,但不宜用排空气法,除排水集气法外,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 .
(5)为验证CO 2气体这含有CO,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丙通过实验验证理论CO 2气体中含有CO,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G的作用是 ;
②I装置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 2气体的过程中,不慎用到了浓盐酸,导致制得的CO 2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他们设计了如下除去氯化氢气体并探究CO 2与过氧化钠(Na 2O 2)反应的实验。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Na 2O 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 2、H 2O发生反应: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2Na 2O 2+2H 2O═4NaOH+O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 。
(2)为确定反应后装置B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 ,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 2CO 3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 2CO 3和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 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上述形成的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证明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小组中有同学认为,将上述滤液中滴加的酚酞试液换成硝酸铜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拓展延伸】在盛有氯化铵(NH 4Cl)浓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Na 2O 2)固体,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3)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H 2S)。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若用D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为了防止中毒和污染空气,多余的硫化氢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硫酸跟稀盐酸一样,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用锌粒与如图1中的硫酸溶液(部分标签被腐蚀)反应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他们对此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浓硫酸也可以与锌粒发生反应,但不会生成氢气,也不会生成氧气,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②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素)溶液褪色。
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
④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并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
[提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气体可能是H2;
乙同学认为:气体可能是SO2;
丙同学认为:气体还可能是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
(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 ,D处气体发生装置,可选图中的 (填字母序号)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E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 。
(3)H装置的作用是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G装置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证明气体中含有氢气。
[实验结论] 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交流]
(5)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何反应过程中又产生氢气了呢?用文字简述原因 。
(6)锌与浓硫酸、稀硫酸反应都可以生成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往往选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其优点是 (答案合理即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操作I的名称是 。
②在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2)工业上制备粗盐时,通过晒盐或煮盐的方法,可以蒸发盐溶液中水分使之浓缩结晶,理由是 。
(3)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CaCl2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若要除去粗盐中的CaCl2,所用的试剂为 。
每年的6﹣7月,新疆的许多地区都要举办“薰衣草”节.薰衣草精油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伽罗木醇等物质.其中芳樟醇的化学式为C10H18O,请计算:
(1)芳樟醇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 .
(2)芳樟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4),计算该物质组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形成的物质种类很多。
(1)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实验探究小组的通许通过查阅资料得知:CaH2能与H2O反应生成Ca(OH)2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生石灰溶于水可制得熟石灰,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 (填“吸热”或“放热”),实验室可以用 测定其溶液的酸碱度。
(3)实验探究小组将Na2CO3溶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Ca(OH)2
猜想三:NaOH和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 。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实验Ⅰ:取滤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2CO3溶液 |
|
猜想二不成立 |
实验Ⅱ: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
|
产生气泡 |
猜想 成立 |
[拓展延伸]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实验仪器的名称:a ;b 。
(2)写出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连接A、B装置,观察到B装置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由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4)王刚同学利用C、D装置进行CO2的实验室制取、性质实验。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D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5)实验C中产生的CO2常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李静同学利用如图E、F装置除去杂质,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E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这瓶无色溶液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化学兴趣小组开展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盐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该无色溶液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某一种的溶液.
【初步分析】
(1)库尔班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是 溶液.
(2)艾力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 .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取少重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 2溶液 ②静置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 |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大量气泡,沉淀全部溶解. |
【实验结论】
(3)该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实验反思】
(4)玉素甫同学认为原设计的实验还可简化,同样达到鉴别的目的.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
(5)白燕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溶液呈中性,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提出测溶液的酸碱性来确定更简便.她采用 测量溶液的pH值 7(填>、=、<),则结论与以上同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