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亚铁铵晶体俗称摩尔盐,化学式为FeSO4·(NH4)2SO4·6H2O,在制药、电镀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用含有少量铜的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流程如下:
资料:①硫酸亚铁铵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硫酸亚铁铵晶体在100℃~110℃时分解。
②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单位:g)如下表:
温度/℃ |
FeSO4 |
(NH4) 2SO4 |
FeSO4·(NH4)2SO4·6H2O |
10 |
20.0 |
73 |
17.2 |
20 |
26.5 |
75.4 |
21. 6 |
30 |
32.9 |
78 |
28.1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废铁屑表面油渍。碳酸钠溶液可除去油渍是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7(选填“>”、“<”或“=”)。
(2)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①中过滤时,要趁热进行的原因是,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4)操作③中使用无水酒精洗涤,可快速晾干。这样做的优点是(填字母)。
A.避免用水洗涤所造成的晶体损耗
B.酒精易挥发,可低温晾干晶体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一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在其左侧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
请回答:
(1)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相似。
(2)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图二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可知盐场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利用的方法是结晶(填"降温"或"蒸发")。
某同学欲用①NaOH溶液、②Na2SO4溶液、③Na2CO3粉末、④铁钉、⑤Ba(NO3)2溶液分别与稀H2SO4混合来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如下图)
(1)从物质类别和构成的角度分析,铁钉、与稀H2SO4混合的实验没有必要做。
(2)上述物质中能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是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两者能够反应,你的做法是;
(3)Na2CO3粉末和稀H2SO4能发生反应,是因为反应中有生成;
(4)依据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某物质能与稀H2SO4发生中和反应,同时生成水和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一)(1)若用B、F组成制取某气体的装置,写出制取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试剂(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①”或“②”)。
(2)乙炔(C2H2)是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装置是 。
(二)实验室里有一瓶常用的无色溶液,因保管不当,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如图所示).
小强和小华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
Ⅰ初中常见含钠的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Ⅲ室温(20℃)时,测定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质量分数为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NaCl;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
【实验探究】
(1)小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于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2)小强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
产生大量气泡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 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②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我省多个城市濒临南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以此为原料制得具有广泛用途的烧碱。制取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风吹日晒的主要作用是。
(2)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混有的泥沙,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粗盐中还含有Na2SO4、CaCl2、MgCl2等可溶性杂质,除杂质时所加的四种试剂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盐酸(均过量),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杂质时先加BaCl2溶液后加Na2CO3溶液的理由是。
(4)该化工厂将副产品氢气和氯气加以利用:氢气在氢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气溶于水得到盐酸。写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通过这个化学反应你对燃烧的新认识是。
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塞,依据反应③说明
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A. |
稀 |
B. |
酚酞试液 |
C. |
|
D. |
|
(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
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4)依据反应②,
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A. |
|
B. |
|
C. |
|
D. |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硫酸铵[ ]、磷酸二氢钙[ ]、亚硝酸钠( )、硝酸钾( )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
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
、
、
、
、
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I.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
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红褐色沉淀
和滤液
。
Ⅱ.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
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
和滤液
。
III.将所得滤液C和滤液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
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
和滤液
。
Ⅳ.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巾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2)写出步骤III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1个化学方程式
(3)在滤液
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共有种,该滤液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
(4)在混合物
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
和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
和固体
.
对滤液
所含的溶质有以下几种猜想:
①
、
、
② 、
③ 、
④只有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填标号),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若猜想④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
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
现象 |
固体
的成分 |
有气泡产生 |
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
,
、
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下图。
①加入稍过量的
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
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用化学式表示)。
(3)若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100 kg,要将其变成20 ℃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以满足化工生产的需要,可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1)等质量的
、
两种物质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甲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
、
为
中的一种,则
是,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金属为。
②若
、
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中的一种,反应结束后,则它们消耗的酸(填"
多"、"
多"或"相等")。
反应至
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2)如图所示,
、
、
、
、
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是硝酸铜溶液。("-"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①
的化学式为,
物质的一种用途:。
②
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是。
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为测定该废水中所含的物质,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1)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
(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
(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
(4)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
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 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B为 ;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 .
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酸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如图),
(1)为了验证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_______色
(2)利用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性质,可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杂质,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可以去除铁锈,请写出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告诉同学们:对于酸和盐的反应,可以用厨房中的常见物品进行实验,其中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品是 和 (填名称或俗称)。
(5)工业上采用石灰浆雾滴技术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此对石灰浆进行雾化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老师告诉同学们该溶液可能是
溶液、
溶液、
溶液中的一种,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来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不可能是溶液;
(2)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产生(填实验现象),则该溶液为
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白色固体由
、
、
、
中的三种组成,取样后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有(填序号)
①
、
、
②
、
、
③
、
、
④
、
、
过氧化钙晶体﹝
﹞较稳定,呈白色,微溶于水,广泛应用于环境杀菌、消毒。以贝壳为原料制备CaO2流程如下:
(1)气体
是
,其名称是;将过氧化钙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方法是。
(2)反应
需控制温度在
,可将反应容器放在中,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产物是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获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常含有
杂质,原因是。
(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过氧化钙晶体﹝
﹞中
、
元素的质量比为。
(4)为测定制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
的质量分数,设计的实验如下:称取晶体样品
,加热到
充分反应(方程式为
,杂质不发生变化),测得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请计算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
相对分子质量为
),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K2SO4是无氯优质钾肥,Mn3O4是生产软磁铁氧体材料的主要原料。以硫酸工业的尾气联合制备K2SO4和Mn3O4的工艺流程如下:
【相关资料】(1)含水结晶盐受热时通常先失去结晶水;
(2)图2中物质B就是工业产品Mn3O4 ;
(3)Mn3O4在高温时会被氧化,且锰的化合价从+1到+7变化时逐级升高,如+2的锰先氧化到+3的锰,再从+3氧化到+4分别是对应的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锰和二氧化锰。
【问题解答】
(1)反应II中加入的NH4HC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2)反应Ⅲ中,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充分反应后,进行蒸发浓缩、结晶、、洗涤、干燥等操作即得K2SO4晶体;
(3)试分析反应Ⅲ后有K2SO4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MnSO4·H2O固体时第一次质量减少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煅烧过程中固体锰元素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当温度超过1000℃时,再冷却后,测得产物中的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反而减小。试分析产物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