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A、B、C、D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A是由核电荷数分别为6、8、11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是一种微溶性碱,C是一种可溶性盐酸盐,D是一种可溶性碱,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的俗名叫

(2)写出C的化学式

(3)写出B的一种作用

(4)写出B与A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在 p H = 2 的溶液中能共存且溶液无色的是(

A. K N O 3 H C l C u S O 4 B. N a 2 S O 4 Z n N O 3 2 H 2 S O 4
C. M g C l 2 N a O H F e S O 4 D. N a 2 C O 3 B a O H 2 K 2 S O 4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塞,依据反应③说明 N a O H 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A.

H C l

B.

酚酞试液

C.

C a C l 2

D.

C a ( O H ) 2

(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 N a O H 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4)依据反应②, K O H 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A.

H 2 S O 4

B.

B a C l 2

C.

C u S O 4

D.

N a 2 C O 3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硫酸铵[ ( N H 4 ) 2 S O 4 ]、磷酸二氢钙[ C a ( H 2 P O 4 ) 2 ]、亚硝酸钠( N a N O 2 )、硝酸钾( K N O 3 )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

①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铝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③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 2 A l 2 O 3 冰晶石 通电 4 A l + 3 O 2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要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A g C u
C O 2 C O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应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Z n Z n S O 4 B. F e 2 O 3 F e C l 3
C. B a C l 2 B 2 D. C H 4 H 2 O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甲,丁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生活中,物质丙的用途之一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胭脂红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是 C 20 H 11 N 2 O 10 S 3 N a 3 .下列关于胭脂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B. 1个胭脂红分子中含有49个原子
C. 该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04 g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常温下,氢氧化钠、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

溶剂
乙醇
溶质
氢氧化钠
碳酸钠
溶解性
易溶
难溶

【方案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1)溶液配制.甲溶液: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乙醇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成为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醇要用到的仪器是,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乙溶液: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75%的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成为不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判断甲、乙溶液形成的现象是
(2)进行实验,按图所示装置加入药品后进行实验.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装置的作用是 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
(3)由此小明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
(4)小刚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还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5)若将图 C 中甲溶液换成乙溶液进行实验, C 中可能无明显现象发生,原因可能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若C为难溶性钙盐,写出由E→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有转化的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溶液的混合物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下图分别表示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A物质具有还原性,B是一种常见的气体,E的水溶液呈蓝色。下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
(1)A物质可能是
(2)E和F反应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B物质的用途之一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实验目的,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气体
通入氧气、点燃
B
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D
除去稀盐酸中的稀硫酸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有 C O 2 生成,则燃烧能生成 C O 2 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酸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 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中有一瓶长期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
【发现问题】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 N a O H 在空气中不会转化成 N a H C O 3
B a C l 2 溶液呈中性, B a ( O H ) 2 是可溶性碱
C O 2 在饱和的 N a H C O 3 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提出猜想】猜想Ⅰ: N a O H

猜想Ⅱ: N a 2 C O 3

猜想Ⅲ: N a O H N a 2 C O 3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①:样品全部溶解
步骤②:观察到现象 A

【收集证据】(1)若现象 A 是有气泡产生,则 X 溶液为,则(填"猜想Ⅰ"、"猜想Ⅱ"或"猜想Ⅲ")不成立.
(2)若 X 溶液为 B a C l 2 溶液,现象 A 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测定其 P H ,当 P H 7(填">"、"<"或"="),则证明猜想Ⅲ成立.
【定量分析】确定部分变质样品中 N a 2 C O 3 的质量分数.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准确称取该样品1.0 g ,放入烧瓶内;③打开活塞,滴加30.0%的稀硫酸至过量,关闭活塞;④反应结束后,量筒内液体的读数为55.0 m l .(已知:室温条件下, C O 2 的密度为1.6 g / L
(1) B 装置集气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饱和 N a H C O 3 溶液如果用水代替,则所测 C O 2 体积(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计算该样品中 N a 2 C O 3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反思】有同学指出,上述三种猜想并不全面,请再提出一种猜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请你按要求填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