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将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
B.a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 |
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
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
C.某化肥与碱共热,若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为铵态氮肥 |
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断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
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① |
证明变质 |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
② |
确定成分 |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③ |
测定纯度 |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
④ |
除去杂质 |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A.石灰石与盐酸 |
B.Fe2O3与盐酸 |
C.Ba(OH)2与硫酸 |
D.NaOH溶液与盐酸 |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
A. | 铁和硫酸铜溶液 | B. | 氧化铁固体和稀硫酸 |
C. | 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 D. |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
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
B. |
一定温度下,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
C. |
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 |
D.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CO2+C 2CO化合反应 |
B.CaCO3CaO+CO2↑分解反应 |
C.CO+CuOCu+CO2置换反应 |
D.Ba(OH)2+2HClBaCl2+2H2O复分解反应 |
下列各种物质间的转换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H2SO4→H2O | B.Cu→Cu(OH)2 |
C.Fe→FeCl2 | D.CO2→CO |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形成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 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
C.氢氧化钙溶液和少量二氧化碳 | D.氢氧化钾和硝酸钠 |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同一化合物中,金属一定显正价,则非金属一定显负价 |
B.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
C.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化学性质相同 |
D.两种物质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
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强弱的变化为
名称 |
新鲜肉 |
次鲜肉 |
变质肉 |
pH |
5.8~6.2 |
6.3~6.6 |
>6.7 |
A.变强 B.变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用加入洗涤剂的热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
B. | 用过滤法除去粗盐中少量的可溶性钙、铁化合物 |
C. |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
D. | 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PH为3和PH为12的两瓶无标签溶液 |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A. | 高炉炼铁发生的主要反应: |
B. | 用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液: |
C. | 用稀盐酸除铁锈: |
D. |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
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A. |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 | B. | 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
C. | 向一定量的烧碱溶液中加入盐酸 | D. | 向饱和 溶液中加入 固体 |
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A.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B.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
C.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