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若A是一种指示剂,则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若X是稀盐酸,B是红色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请写出X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利用硫酸和废铜屑制取硫酸铜,有两种方案:
①Cu + 2H2SO4(浓)△CuSO4 + X↑ + 2H2O
②2Cu + O2 △ 2CuO,CuO + H2SO4=CuSO4 + H2O。回答下列问题:
(1)X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你认为较好的方案是______(填“①”或“②”),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得到相同质量的硫酸铜,上述①和②所消耗的硫酸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以下分析或推论正确的是( )
A.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可以证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
B.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可以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
C.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以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
D.将浓盐酸放置于空气中浓度减小,可以证明浓盐酸具有吸水性 |
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在C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________________物质生成(填化学式),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4)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甲同学进一步推测: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________________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是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5)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实验内容 |
预测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
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
物质是碳酸钠 |
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
物质是氢氧化钙 |
|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 |
(6)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部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盐性质后,通过实验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Ca(OH)2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红色褪去,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根据反应③得出结论:实验室存放碱溶液时需_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将Na2CO3溶液加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从HCI、Na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
(2)若混合的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中,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将碳和氧化铜混合在高温下反应 |
B.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
C.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D.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
整理实验室时,同学们发现一瓶盐酸呈黄色,老师解释说里面含有氯化铁。为测定这瓶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含量(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取20g工业盐酸加适量的水稀释后加入小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不断测量溶液的pH,得出如图所示的关系(横坐标x表示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工业盐酸呈黄色是因为含有Fe3+ |
B.点A时溶液中所含溶质是NaCl和FeCl3 |
C.当16<x≤22时的实验现象是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
D.当x =22g时,所得沉淀为19.6g |
中和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上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
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
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_______(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的。
②曲线上M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情况是_______。
③向烧杯中倾倒20 g(滴有2滴酚酞试液)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_______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10 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要使反应后的溶液变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要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g(结果精确到0.1 g)。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
(2)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根据图示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稀盐 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
(3)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 g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 g 20%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影响该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是_______。
在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 B. | ||
C. | D. |
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下图。下图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
区分下列物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A. | 用氯化钡溶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 B. | 用灼烧法区分棉花和羊毛 |
C. | 用熟石灰区分尿素和氯化铵 | D. | 用余烬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
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需要选用适当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
A. |
( ) 稀硫酸 |
B. |
溶液( ) 溶液 |
C. |
( ) 澄清的石灰水 |
D. |
溶液[ ] 溶液 |
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1)根据实验一回答:
①加稀盐酸前,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该实验通过稀盐酸与反应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2)实验二通过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Ca(OH)2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相同.
(3)实验三中,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是下列物质中的
A. | 酚酞 | B. | C. | D. |
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 ( )
A B C D
A.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
B.向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