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100g,加水稀释到1000g,其质量分数为
A.0.02% | B.0.2% | C.2% | D.20% |
(6分)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会儿后,可观察到 。
(2)化学实验室常用98%的浓硫酸配制较稀的硫酸。现量取了一定体积98%的浓硫酸和一定体积的水,稀释为稀硫酸的操作是:选用合适的烧杯, 。
(3)要把25g 98%的浓硫酸稀释为5%的稀硫酸,需要水的体积是 mL。(水的密度ρ=1g/cm3)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有下列仪器,其中一定需要的是
①试管 ②烧杯 ③玻璃棒 ④长颈漏斗 ⑤蒸发皿 ⑥酒精灯
A.①④ | B.②③④⑤⑥ | C.②③⑤⑥ | D.②③⑤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 (15)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②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 (16) 。
③将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t2℃,若采用加溶质的方法使两者重新达到饱和,则 (17) 物质所加的量多。
④t1℃时,向一只盛有15g甲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固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18) 。
A.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 g/100g水 |
B.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65g |
C.降温后烧杯中溶液总质量不变 |
D.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热变为不饱和溶液 |
如右图所示,20℃时100g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溶质质量:Ⅰ=Ⅲ>Ⅱ | B.溶剂质量:Ⅰ>Ⅲ>Ⅱ |
C.溶液质量:Ⅰ>Ⅱ=Ⅲ | D.溶质质量分数:Ⅰ<Ⅱ=Ⅲ |
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 ③①②④⑤ | B. | ①③④②⑤ | C. | ③①④②⑤ | D. | ①④③②⑤ |
氯化钠、硝酸钾、硒酸镉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1)若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
(2)t℃时,溶解度最小的是 。
(3)t℃时,下图是配制硒酸镉饱和溶液的有关操作示意图:
①配置硒酸镉饱和溶液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②将25g硒酸镉加入 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硒酸镉饱和溶液。
③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 。
④若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正确,则配得硒酸镉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正确”).
实验室要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 的氯化钠溶液。
(1)步骤:①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 g;②称量固体氯化钠;③量取一定体积的水;④ ;⑤装瓶;⑥贴标签。
(2)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的部分溶解度数值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溶解度(g) |
20 | 34 |
30 | 37 |
A. |
常温下, 微溶于水 |
B. |
20 时,100g饱和溶液含有34g溶质 |
C. |
将30 的饱和 溶液降温至20 ,会有 晶体析出 |
D. |
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同 |
实验室配制50 g 1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如下图所示。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称量的食盐质量为 ;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B.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5% |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D.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
配制100 g 5%的氯化钠溶液,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1)溶解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 。
(2)实际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其原因可能有 。
A.氯化钠固体不纯 | B.固体倒入烧杯时洒落 |
C.配制时烧杯不干燥 | D.装瓶时有液体溅出 |
序号 物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液体 |
|
|
|
|
固体 |
|
|
|
|
溶液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_。
A.花生油 | B.葡萄糖 | C.面粉 | D.冰 |
(2)医疗上常用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一袋100mL(密度约为1g/mL)的生理盐水,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